摘 要:為了提高職業學校應用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質量,本文從“校企共建產教融合生產性基地”出發,就“生產性基地建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重構”、“強化實訓基地的功能”等方面對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的實踐教學了進行重新設計。為全面提高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產教融合;生產性基地;應用英語;實踐教學
中職學校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是依托于一定專業基礎理論,又強化實際操作技能的應用性專業。中職學校該專業的畢業生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將大多從事電商第一線的某一具體崗位的實際操作工作,因而企業對畢業生的實務技能要求普遍較高,希望學生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要求,盡可能縮短上崗培訓時間,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求“零距離”對接。基于此,中職學校培養的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學生必須理論與實踐并重,既具備相應的理論基礎又掌握過硬的實操技能。然而,由于多數中職學校本專業的辦學時間不長,在辦學初期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理論教學環節,而較普遍忽視了實踐教學,一些學校的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辦學基礎條件較差,師資配備不齊,實訓室不健全,與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流于形式,致使實踐教學缺失。如何尋求提高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就成為當務之急。
1 共建產教融合“生產性”基地
已有文獻對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提出了較多建議,例如,由專業教師聯系電商企業,建立協作型的實踐基地;與電商領域的行業協會合作,安排學生到協會成員企業實習;鼓勵專業教師創辦經濟實體,吸收一部分學生的實習任務等等。但是這些措施都只能作為實踐基地的輔助手段,多數只能解決參觀實習,不能實現畢業生的頂崗實操,與企業停留在淺層次的合作,校企合作極不穩定。要實現真正的學生技能培養,必須建設長期穩定的產教融合生產性實踐基地,基地的建設需要從企業的利益出發,找到產教融合的利益點,基于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建立的生產性基地才能為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實踐教學提供有效保障。
1.1 師資互聘
根據校企合作的要求,一方面,學校為企業提供理論教師,充分利用學校教學團隊理論知識較強的資源優勢,為企業員工尤其是跨境電商實操基層崗位的員工培訓跨境電商基礎理論,同時為企業的高層員工培訓英語或者其他語種等等。另一方面,學校聘請企業師傅擔任實操教師,承擔實踐課程的教學;同時,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崗位,實現雙贏的合作。通過師資互聘,專業教師也能較快的提升實踐技能,有助于培養“雙師型”教師。如果進一步提升,比如校企共同組建開放式培訓機構,雙方聯合安排師資,為學生和社會人員提供職業培訓,則能夠更好的實現校企合作服務社會的功能。
1.2 基地建設
為了實現深度的產教融合,學校與企業可以聯合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踐基地,在校園內劃出專門的場地,注冊成立專業的跨境電商公司,將企業的部分生產任務注入到校內生產性基地完成。例如,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將電商營運業務搬入到校園內進行,企業提供帶教師傅和營運管理技術,學校提供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在校企師傅帶領下,學生在生產性基地頂崗實操,進行電商業務的實際營運操作,“真刀真槍”,真正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校企“零距離”對接,全面提升畢業生實操技能。
2019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聯合頒布《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激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接受學生實訓、接納教師崗位實踐,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同時,國家給予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激勵。這為學校推進產教融合生產性基地建設提供了機遇和保障。
1.3 聯合培養
對于長期穩定錄用畢業生的企業,可以采取 “聯合訂單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課程主要由學校承擔,實踐技能課程按照企業未來錄用畢業生的崗位能力要求,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定制專門的“崗位技能課程模塊”,企業選派相應崗位的能工巧匠承擔專業技能課程教學,經考核合格,學生達到崗位技能要求,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相關崗位工作。這種方式能大大為企業減少對新員工的培訓時間。
2 重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依據跨境電商行業的最新動態,針對中職學校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教學的新要求,將實踐教學分為三部分:課堂實踐、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三個方面。
2.1 課內實踐
多數中職學校將課堂理論教學分五個學期進行,理論教學部分以教師講授為主,實踐教學部分以學生動腦動手為主。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可使用的方法有:
1)課堂講述。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布置一個主題,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學生課后搜集資料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歸納要點后在課堂上講述,講述完畢后,小組間互相評價,最后將所有小組的內容重新整理,形成對主題的結論。如在《網絡營銷》課程中介紹FlashAction的內容,可要求學生以Scrip動畫設計進行相關情況資料的搜集,制作PPT在課堂講述。
2)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案例進行分析,提出最優方案,從而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綜合分析和創造性 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中選擇VMI (供應商管理庫存)項目實施的案例,讓學生分析案例中項目實施的優缺點,如何進一步優化等問題。
3)企業參觀。就教材中某一部分內容,在完成相應理論教學后,帶學生到電商企業參觀學習,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對該課程專題的理解。例如在《移動商務》課程中,可安排學生到海運貨運代理企業參觀,了解如何訂艙、報關以及與之相關單位的協調,能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2.2 校內實踐
校內實踐主要采用實踐教學周的形式,每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至放假前的2周為實踐教學周。實踐教學周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可以有以下幾種:
1)企業參觀。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的企業參觀,增加對電商企業實際操作工作的感性認識,用一周時間參觀和崗位認知,一周寫學習小結并點評,時間安排在入學后第一學期。實踐教學周內企業參觀,應該要求學生初步掌握電商企業整個流程,從總體上增強對跨境電商工作的理解。
2)調研報告。學生自己聯系調研的企業,自己查找資料,就某一項課題撰寫調研報告。一周時間進行企業調研 ,一周時間寫調研報告。電商行業有很多的細分領域,比如專業配 送中心,傳統的倉儲企業,電子商務 (網站建設),報關公司,運輸公司,學生可以根據感興趣的領域進行調研。
3)專業小論文。就學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畢業后希望從事的工作崗位,學生自己選擇論文題目并查找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科技論文的要求完成一篇小論文。鑒于時間只有 2周,論文的字數和深度可以適當放寬,但一定要突出實踐性。為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積累經驗。
4)實訓室訓練。配備完成實訓室的學校,可安排學生在校內的實訓室或實訓中心參與崗位實訓,通過操作電商軟件等形式進行專業實踐。隨著電商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多數企業都配備了電商操作系統或運營平臺。如果實訓室的規模較大,可以增加企業電商操作系統的配置和實訓的時間,比如實訓時間從2周延長至4周等。
2.3 校外實踐
校外實踐主要是指教師和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跨境電商企業參加現場實踐。主要的實踐形式有:
1)頂崗實習。要求學生按照本人未來的從業方向,有選擇地進入實訓基地的電商企業參與頂崗實習,學校派實習教師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參與企業正常崗位工作,充當企業員工的助手,但主要的帶教工作仍由實習指導教師完成。要求學生每周、每月都有工作小結。時一般以2~3個月為宜。
2)畢業實習。學生自己聯系或者學校推薦到企業參加畢業實習。該階段學生成為企業的“準員工”,如果在這一階段表現出色,將有機會被實習企業錄用為正式員工。學校選派相應的實習指導教師,但只是通過電話或者郵件溝通,或者學生回校接受指導,主要的帶教工作由企業導師完成。這一階段學生還需要在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
3 強化實訓基地的功能
由于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的設置時間普遍不長,對一些資金緊張,沒有配備校內實訓室的學校,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是一種既不需要投入太多資金,又能較快解決實踐教學需要的有效途徑。在校企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建立的實訓基地具備長期性和穩定性,可以為實踐教學提供保障,實訓基地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能夠起到突出的作用。
1)入學教育。在學生入學后的專業介紹過程中,可以安排課堂講解和在實訓基地企業參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能夠更加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穩定學生的專業思想,為未來的專業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2)課內實踐。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踐教學課時內,就某一跨境電商操作環節或某一專題,安排學生去實訓基地企業參觀學習或課程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
3)校內實踐。實踐教學周內的企業參觀和撰寫實習調研報告都可以利用實訓基地企業進行,尤其是企業調研,可以安排自己沒有聯系到調研企業的學生到實訓基地企業調研,讓學生順利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4)校外實踐。畢業前的頂崗實踐更依賴于實訓基地的支持,這一階段的實踐是在學校派遣的指導教師集中指導下進行,指導教師在企業上班,學生在企業參與實際工作,只有在企業的積極配合下才能順利開展。
4 結語
基于產教融合的生產性實踐基地建設是一種提高應用英語(跨境電商方向)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校企雙方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找到共同的利益點,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同盟,可以為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提供保障,也為建立完善的應用英語(跨境電商)實踐教學體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艷麗.高職高專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的探討[].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2月.
[2]趙衛章.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問題的探討[].電商工程與管理,2017年2月.
[3]金伸品.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管理模式的探討[].四川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年1月.
作者簡介
王紅美(1974-),女,高級講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現任職于上海市貿易學校,主要擔任《基礎英語》、《英語語法》等課程的教學,主要研究方向:商務英語、英語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