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鳳芹
枕燕山余脈,臨渤海遼東灣,縱穿遼西走廊,坐落著環渤海最年輕的城市――葫蘆島。作為傳統工業城市,葫蘆島市的產業結構偏重,資源環境約束加深,轉型升級壓力加大。如何成功實現突圍、突破、突變?這座城市將目光瞄準了已有30多年發展歷程的泳裝產業,使其成為撬動城市轉型之路的支點,在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中,盡展雄姿,開放發展。
一、背景
回顧城市的歷史沿革,葫蘆島,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葫蘆島市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曾經是共和國的工業驕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脊梁。“一五”時期,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有2個落戶于此。中國第一桶原油在這里煉就,第一塊PVC在這里出產,第一組鋅錠在這里鑄成……工業一直是葫蘆島的自豪和驕傲。
面對城市的真實現狀,葫蘆島,因工業而轉、因工業而變。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及我國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葫蘆島的工業經濟全面低迷、工業生產下滑嚴重、支柱產業陷入困境。工業城市、重工業城市、石化城市等城市標簽是葫蘆島曾經的優勢,而今卻成了前行的羈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已刻不容緩。
放眼城市的發展前景,葫蘆島,靠泳裝去突圍、靠開放去突破、靠轉型去突變。葫蘆島下轄的縣級市興城市是全國泳裝名城、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創新產業示范基地、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興城跨境品牌專區和1688實力產業群示范園區。從零到50億元,葫蘆島泳裝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而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實施,葫蘆島僅用了5年時間就把產業規模從50億元做到了151億元。
二、做法
(一)轉身向海:“小泳裝”成為新支點
葫蘆島自1989年建市以來,一直“抓大放小”,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機械造船、能源電力等四大支柱產業,沒把小泳裝放在眼里。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四大支柱產業遭遇寒冬,產業轉型迫在眉睫。于是,就轉身向海,把目光投向了和這座濱海旅游城市氣質吻合的泳裝產業,以此作為撬動城市轉型的新支點。
2009年,葫蘆島市政府向30多年來一直處于“散打”、“放養”的泳裝企業,伸出了援助之手,先后投入逾億元資金,扭轉泳裝產業“小散低亂、品牌競爭乏力、市場訂單大幅萎縮”的局面。按照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引導泳裝企業與北京服裝學院等國內高校聯合,探索“政、學、研、產、貿”的集群發展模式,引導7家較有實力的企業出資,聯合組建了泳裝產業發展平臺,開創了國內同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組建公共平臺的先河。
2010年,政府再次出資建成電子商務大廈,電商企業蜂擁而至。2012年4月,15家較大規模生產企業組建了泳裝電商平臺,并建立了首家創業園區——天喜泳裝電子商務創業園,年銷售額近3億元。2014年,泳裝銷售網店已達4000家,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億元。此后,全國第一個單一品類的跨境電商試點落戶葫蘆島。借此平臺,葫蘆島泳裝銷售地區迅速擴展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歐美發達國家成為葫蘆島跨境電商線上購買的主要市場。2011-2015,短短5年,葫蘆島泳裝產業的年產值就從50億元到突破150億元。
從2011年起,葫蘆島市連續九年舉辦“中國(葫蘆島·興城)國際沙灘·泳文化博覽會”;從2012年起連續八年舉辦“中國國際泳裝展”,給泳裝增添時尚元素,助推產品高端化發展,完善了產業鏈、產品鏈和價值鏈
(二)開放發展:“小泳裝”走向大世界
葫蘆島泳裝產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被授予“中國泳裝名城”為分界點:授牌之前為正常發展階段;授牌之后,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2010年9月5日,葫蘆島所轄的興城市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泳裝名城”的稱號,成為全國泳裝行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11年3月,成立了葫蘆島興城泳裝行業協會,搭建了產、學、研、商于一體的產業發展平臺,葫蘆島興城泳裝產業基地被評為“遼寧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12年,葫蘆島興城榮獲“中國服裝產業十大示范集群”稱號,省政府將葫蘆島興城泳裝產業列為重點扶持的百個重點產業集群之一。2013年3月,葫蘆島興城市人民政府榮獲“杰克·第九屆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推動大獎”。葫蘆島興城市天誠泳業服務平臺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為“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全國僅有11個產業集群獲此殊榮。
目前,葫蘆島市已躋身全國三大泳裝生產基地之一,泳裝產業集群共有企業57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1家,年產量達1.8億件(套),從業人員6萬余人,產品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泳裝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40%以上,占國內泳裝出口市場份額20%以上。2015年,泳裝產業集群完成銷售收入126.1億元,泳裝出口額近8000萬美元。全市有泳裝銷售網店6000多家,全國泳裝電子商務銷售80%出貨在泳裝產業集群所在地葫蘆島興城市。2015年,泳裝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億元,2013-2015連續三年的年均增幅達到100%以上,全國首家泳裝跨境電商平臺在葫蘆島興城啟動。
(三)五化同步:“小泳裝”成為大集群
多年來,葫蘆島市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戰略機遇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下大力氣培育泳裝產業集群,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由單一的生產加工型產業到集設計研發、制作加工、市場營銷、品牌會展、文化旅游、線下實體與線上電商立體營銷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型平臺轉變。
品牌自主化。在許多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還以貼牌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尤其是一些泳裝企業多以來料加工,貼牌出口為主時,葫蘆島的泳裝企業則已走向了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和品牌化經營的發展道路。
市場國際化。葫蘆島泳裝產業從發展之初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到就如今游走于海外市場,始終注重內外協同,走國際化道路。通過建立跨境電商平臺和并購海外企業等手段,產品已直接進入海外銷售終端。
生產區域集中化。葫蘆島市的573戶泳裝生產企業,大都集中在以興城城區為中心的30平方公里范圍內,配套方便,資源共享,走上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約化發展之路。
企業用工本地化。葫蘆島泳裝產業拉動就業6萬余人,大多數是本地人及周邊縣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培養出一支相對穩定、技術熟練的產業工人隊伍。
企業家隊伍本土化。葫蘆島泳裝產業能有現在的成就,最關鍵的是經過多年的打拼,造就了一支懂經營、善管理、敢拼搏的企業家隊伍,他們當初是拿著中外文對照的卡片打入國際市場的。這支企業家隊伍基本上都是當地人,親情、友情的融合帶動了產業的快速擴張。
三、啟示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開放發展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具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葫蘆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通過擴大開放,成功把“小泳裝”推向國際大市場,使產業與城市共同繁榮與發展。
其一,老工業基地成功實現轉型發展,轉變發展理念是核心。葫蘆島泳裝產業集群的培育、壯大及國際化過程,啟示我們: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老工業城市確實存在著資源環境約束、體制機制僵化、競爭優勢不足等問題。但最核心的還是人的思想觀念問題,是發展理念問題,是能否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探索的問題。
其二,老工業基地成功實現轉型發展,提高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是關鍵。葫蘆島“小泳裝”勇闖大市場的經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城市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已有成果和有益經驗,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能力和水平。
其三,老工業基地成功實現轉型發展,必須有一個產業做新支點。葫蘆島市以泳裝產業為新支點撬動城市轉型發展的經驗表明:這個產業一定要有一個集聚度,并足以能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充分實現連動效應。(作者單位:中共葫蘆島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