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霖 白慧 馬金蓉 王延濤 王新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歷史性決策。未來10年是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也是建設人才強省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新跨越,必須確定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遼寧的振興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筆者結合遼寧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現狀,研究遼寧省人力資本需求的新特點,對遼寧省人力資本集聚現狀進行分析和應用研究。
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對遼寧省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歷史性決策。老工業基地在逆境中砥礪前行,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收獲了歷史性啟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向著全面振興奮進。《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等連續發出,以組合拳的方式向市場傳遞著信心和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十九大報告同時提出我國“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各項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振興東北要盤活一系列要素,包括資金、技術等等,人力資源是必須要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領域。
二、遼寧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人力資本提出的新要求
遼寧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過程中提出了“增量要以存量為基礎,存量要靠增量來激活”,要求通過促進產業規模與結構的雙提升來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提出“堅持增量帶動結構優化,依托增量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新興產業,增創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將高新技術注入存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鞏固和發揮老優勢。經過多年持續調整改造,全省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裝備制造、石化、冶金等傳統支柱產業迸發出新活力,農產品加工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基于遼寧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現狀,遼寧省人力資本的需求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主要表現在: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人才資源開發投人不足,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等。
三、省市各級政府促進入力資本集聚的政策和措施
人才資源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第一資源,為解決上述問題,省市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省級層面
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新跨越,必須確定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人才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緊密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目標,制定了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和突破遼西北三大區域人才整體開發的實施意見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全省人才資源整體開發戰略布局,人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科學人才觀逐步確立,以“兩高”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有利于人才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初步發揮,人才效能明顯提高,黨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在新世紀新階段,我省要搶占人才競爭制高點,掌握加快發展主動權,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省之路,科學規劃,深化改革,重按、點突破,整體推進,不斷開創人才事業發展的新局面,以人才優勢構筑振興發展的優勢。
(二)市級層面一以鞍山市為例
鞍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鞍山市以產業、行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為重點,以優厚的政策打造人才強磁場,充分發揮人才在全面振興鋼都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遼寧市《關于實施人才引領的若干政策》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對于加大人才引進支持力度、激勵本地人才發揮作用、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機制等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三)社會層面-行業協會、校企合作等
2016年,鞍山市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成立。人資服務協會致力于整合行業資源,搭建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以及企業與學術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維護行業利益,培育專業精神,全面提升鞍山地區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為鞍山的產業轉型升級和創造良好的軟環境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遼寧省的產業結構特點決定了我們要積極地引聚高端人才蓄積振興動能,這里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人力資本的要素作用,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如何通過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人才對全面振興遼寧引領支撐作用的對策研究;如何有效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營造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對策研究,都將是遼寧人才工作面臨的新的難題。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