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華
文中研究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內容,在分析了國有企業管理層資產管理思維意識薄弱以及相關的資產處置不規范等問題時,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制定完善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制度,積極提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能力。
由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的改革不斷深入,在結合現有的經濟發展格局以及資產管理模式下,進一步突出國有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發揮國有資產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帶動整個社會資產高效管理模式的發展。文中針對如何強化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
一、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的思維意識不強
國有資產管理主要于采購和購置為主,對于資產使用的管理處于弱勢地位。沒有充分的意識到資產合理利用和資源搭配的效果的重要性,造成資產浪費的同時,增加了資產管理的成本費用,不利于國有企業提高經濟效益。而且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思維意識發展緩慢,不僅降低了資產管理的整體效果,同時造成了部分國有企業資產的流失,以及資產的混亂。所以,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維意識是提高其資產利用效率和資源的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證和前提,也是促進整個社會資產管理發展的重要載體。
(二)固定資產處置不規范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財務部門對于國有企業資產的核算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使得資產的使用制度化管理目標不明確以及固定資產的配置情況記錄等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閑置和報廢的固定資產處置,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要求,由國有企業單位自行定價和處置,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所以,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立足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低碳環保節能的角度,全面健全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整個社會資產資源利用效率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三)資產考核指標不合理
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在其資產考核指標不合理的情況下,對國有企業的虧損信息掌握不充分,造成企業預期的利潤水平達不到標準,出現財務報表虛報的情況。國有企業在隱瞞虧損時,導致潛在的虧損資產難以評估,甚至出現存貨過期以及固定資產銷毀不及時等問題。在國有企業資產配置不合理的情況下,企業重復購置資產,且對資產又疏于管理,必然導致國有企業的資產出現高度閑置的情況,造成國有企業資產浪費現象。
二、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效果的對策
(一)提高管理層的資產管理意識
國有企業管理層應當注重提高資產管理意識,重視對閑置資產的處置。首先,管理層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升財務部門的責任意識,對資產購置以及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應用提出指導性意見,激勵員工參與到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中。其次,管理層參與資產管理監督工作,發揮管理層的領導和主導作用,從而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優化管理,并督促做好資產利用記錄、采購記錄等,全面提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效果。最后,國有企業管理層應當積極設定績效考核機制,通過完善績效考核指標和薪酬待遇制度,為員工參與資產管理提供一定的激勵保障,全面提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管理者在資產管理中起著主導作用,能夠為財務部門開展資產管理工作指明方向,進一步豐富資產管理創新思路,從而滿足國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
(二)規范處置固定資產
規范處置國有企業資產,降低閑置資產比例,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部門的作用,合理控制閑置資產管理成本,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做好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化建設,在固定資產配置以及固定資產資源利用方面,盡量符合國家低碳環保的政策需要,并積極建立固定資產購置等相關記錄,以提升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利用率,有效降低固定資產管理不當的損失。因此,國有企業規范處置資產的行為,必然可以有效的遏制固定資產流失,防止國有企業潛在虧損情況的發生,并能夠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
(三)完善資產績效考核指標
國有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資產績效考核指標,明確財務人的績效考核方式和方法,激勵財務人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中來,并充分發揮自身在資產管理工作中的優勢,提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和效益。在保證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績效指標公平合理的前提下,進一步拉開不同績效人員的薪酬待遇水平,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從而實現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豐富資產管理的思路,明確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目標。
三、結語
本文研究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相關內容,立足于信息社會技術進步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新高度,注重提升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和投資收益能力,全面推進資產管理制度化發展,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帶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為社會資產管理起到示范和榜樣作用。借助于資產管理的制度化發展,進一步控制國有企業內部由于固定資產處置不當造成的虧損,從而達到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目的。
(作者單位:射陽縣農業水利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