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玲
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對醫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醫院績效管理與成本控制等方法優化醫院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提高醫院財務整體工作效率,提高醫院在同行業的競爭力。本文分析提高醫院績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探索基于績效管理的醫院成本核算方法。
隨著國家醫療體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醫院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在現代醫院管理體系中,需要建立健全醫院績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長效的醫院成本核算運行機制,從而提高醫院成本管理的水平,進而實現對醫院人、財、物等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可靠的財務支撐。
一、提高醫院績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醫院的績效管理水平不高,醫院并未充分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性,構建績效管理體系,制定績效管理戰略。在醫療衛生事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醫院數量增多,競爭日趨激烈。當前醫院績效管理問題如下:第一,我國醫院大多將著眼點放在事后績效考核上。部分醫院將績效管理、績效考核混為一談,導致績效管理循環無法實現,績效管理效率不高。第二,我國醫院大多采用單一化的績效管理指標,片面關注責任利潤,將績效考核作為激勵依據。第三,我國醫院并未制定長遠的績效管理目標,結合醫院的實際發展狀況,績效管理與戰略發展計劃不相適應。
事后績效考核與戰略績效管理的差異性如下:第一,從管理目標上來看,事后績效考核的目標是評估各個科室的責任利潤,其將著眼點放在了眼前利益上。戰略績效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醫院的戰略發展,其將著眼點放在了長遠利益上。第二,從管理效果上來看,事后績效考核的管理效果更具直接性,戰略績效管理的管理效果具有長期性。第三,從管理內容上來看,事后績效考核的關注內容是業績指標,戰略績效管理的關注內容是業務內部流程,患者滿意度等。第四,從管理重點上來看,事后績效的重點是考核結果,戰略績效管理的重點是過程管理與反饋。
對醫院發展而言,績效管理至為關鍵。績效管理關系著醫院效益,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醫院需要完善績效管理計劃,制定績效管理目標,對科室績效進行考核,得到績效考核結果。上述四個環節缺一不可,醫院需要嚴格把控績效管理的各個階段,重視對各個科室的工作規劃,合理有效地配置醫療資源,推進醫院經濟管理活動與成本核算協調統一發展。
二、成本核算對醫院績效管理的意義
成本核算對醫院績效管理的意義:第一,開展成本核算,可以降低醫院的運行成本。對醫院庫存物資進行成本核算,配置最優庫存量,提高庫存物周轉率,減少醫院運行成本。第二,開展成本核算,能夠實現醫院資源配置的最大化。醫院各部門合理引入醫療設備、人才資源,增強員工參與成本管理意識,從而提高資源配置的科學性,避免設備、人才閑置,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三,開展成本核算,能夠提高醫院服務水平。時代發展提出更高的醫療需求,成本核算立足醫療服務,將著眼點放在醫院的長遠發展上,能夠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三、基于績效管理的醫院成本核算方法
(一)全成本核算
所謂的全成本核算,就是成本的影響要素進行考量,將影響要素納入到成本核算范疇。全成本核算是績效管理背景下醫院成本核算的基礎,以全成本核算思想制定績效管理計劃,需要綜合考察醫院成本,包括人員費用、日常公用費用、衛生材料支出、固定資產折舊分攤等方面的直接成本和從醫療輔助部門、行政后勤管理部門等分攤的間接成本,反映醫院的全部成本消耗情況。全成本核算思想強調經濟成本和技術成本,需要獲得準確的成本核算數據,對成本類型進行科學劃分。全成本核算是績效管理的關鍵,也是績效管理的基礎。在獲得成本數據之后,需要運用作業成本法,對醫療成本進行層次劃分。
(二)三層成本核算
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將醫院成本劃分為三層:一級成本、二級成本和三級成本。醫院的一級成本為院級總成本,包括各個科室的成本之和、全部醫療項目的成本等。醫院的二級成本為科室級成本,包括各個科室的獨立成本等。醫院按照功能可以分為臨床服務類科室、醫療醫技類科室、醫療輔助類科室、行政后勤管理科室。每個科室承擔的工作職能不同,耗費的成本也呈現出較大差異,因此需要把控科室成本核算質量,在科室內部構建成本中心,確定成本受益對象、成本受益范圍。醫院的三級成本為醫療項目成本,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是三層成本核算的基礎項,需要對醫院內部的醫療項目進行統計,劃分各個成本核算單元,醫療項目數據核算的準確程度直接關系到醫院全成本核算的整體效率。
(三)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需要立足成本的消耗過程,醫院要對成本去向進行動態追蹤,獲取精準的成本數據。在采用三層成本核算法時,對醫院內部成本進行分類,其中二級成本和三級成本都包含間接費用,此時可以運用作業成本法將間接成本進行分攤。按照作業成本法開展成本分攤,需要對醫院成本進行進一步細化,看哪些間接費用能夠計入到醫療項目之中。剩下的間接費用不能計入醫療項目,應該改按照動因消耗量計入。作業成本法主導的成本分攤過程如下所示:第一,需要建構科室模型,對科室作業流程進行劃分。第二,需要開展科室成本核算,確定成本的應用路徑,包括薪酬發放、材料購買等等,分析作業消耗的動因量。第三,需要對成本資源進行分配,匯總分類成本信息。第四,需要對成本進行分攤,計入到各個醫療項目之中,核算醫院的三級成本。
(四)單軌制核算
在開展成本管理時,醫院需要結合收益或結余的成本核算,滿足各個科室的責任成本核算需要,并整合績效管理目標、醫院戰略發展目標,作出科學的成本決策。在醫院成本管理中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法:第一是雙軌制核算方法,即分別考察財務成本信息、管理成本信息。第二是單軌制核算方法,即將財務成本信息與管理成本信息合二為一。其中:雙軌制核算方法對財務會計提出高要求,必須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以科室作為成本核算單位,計算科室的財務成本、管理成本;雙軌制的全成本核算路徑、責任成本核算路徑并不統一,會計信息容易出現訛誤。因此,為了滿足核算需要,醫院采用單軌制核算方法,整合了財務成本、管理成本,統一了成本核算路徑,降低了成本核算的難度。在應用單軌制核算方法進行成本管理時,需要采集醫院的收入支出信息,并將這些數據信息錄入到系統之中,使成本管理與績效管理相互連接,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總之,醫院績效管理需要精細化的成本核算進行信息支撐,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有效開展醫院績效管理的必要保證。醫院在推進改革進程中,利用現代化成本核算軟件將述方法綜合運用,提升成本核算的科學性,以績效管理為杠桿推動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從而提升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