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芙伊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向國際化發展,“一帶一路”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的提出將使得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間的交流和國際貿易更加頻繁,對于會計專業而言,在國際化的經濟交流中離不開會計人才的投入,因此在此形勢下我國對會計專業的優秀人才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需要正式社會的需求問題,來培養出適應于社會建設發展的會計人才,另一方面在培養中還應重視對人才對專業知識的應用,以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進行培養。本文通過對“一帶一路”倡議所提出的新要求進行分析,探究會計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方式,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一、前言
在2013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標志著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倡議的提出也為世界經濟體系的構建和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動力,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經濟特區間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帶動了企業產業鏈的發展。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對于國際化會計專業的人才需求正逐漸加大,這對于高校會計專業中國際化視野下的人才培養要求也更加嚴苛,如何找準“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化會計人才發展機遇,找到能夠適應于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途徑,并完善和解決存在于傳統教育培養模式下的問題漏洞是當下高校會計專業教育研究者需要共同努力去突破實現的。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現狀
在我國高校現階段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中主要存在著教學資源匱乏、教學隊伍水平偏低、缺乏實質的支持引導三個問題。在教學資源方面,由于國際化會計專業教學是面向于國際化的金融貿易,然而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穩固地位卻是近幾年才實現的,因而將“一帶一路”倡議下結合沿線特區的政策法規編寫到的教材資源較少,并且會計專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求學生通過實戰案例來提高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然而在專業實訓中的實戰應用案例多數為其他國家的國家貿易案例,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而在教學隊伍方面,國際化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偏向于應用型,然而在實際的國家化貿易過程中具有豐富經驗能力的會計專業人才并不能夠投入于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之中,而進行人才培養的教師通常為僅具備會計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使得人才培養的教育質量難以得到提升。由于我國的國際化會計專業成型較晚,與企業間進行的合作和聯系較少,雖然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眾多高校開展了校企合作項目,但由于企業的不重視使得合作交流過程只存在于形式,并不能為學生在企業的實踐帶來專業能力的提升。面對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問題,高校更應當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教學投入,分析“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的新要求,改進教學培養方式從而找到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三、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新要求
(一)明確國際會計準則
面對“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應首要求人才必須對國際化的會計準則進行熟練掌握,對于國際金融市場的運作和國際化的金融投資能夠提出專業性的見解,并且對于國際化的審計標準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夠使會計專業人才面向于國際。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還要求會計專業人才對倡議沿線的經濟特區下的會計法律和相關的稅收法規能夠準確進行應用。
(二)增強會計專業人才的知識儲備
在國際化的經濟交流中,由于參與國家較多,不同國家間的風俗文化在經濟貿易中將產生巨大影響,因而,對于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應要求具備足夠的知識文化儲備,能夠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文化、科技水平等。對于會計的專業知識也應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過于常人的會計專業知識和豐富知識儲備下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際化的經濟交流活動。在增強會計專業人才知識儲備的同時,教師也應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面對國際化會計專業發展,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國際通用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更能夠準確觀察到國際交流的細節之處。
(三)注重對人才職業道德培養
國際化的會計工作對象是面向于世界的不同國家,職業道德將直觀的反映出國家的素質水平,影響著國家在世界的形象。因而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時應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進行重點培養,使學生明確工作規范的重要性,要求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優良的職業道德才能夠使“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經濟得到健康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四、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一)制定政策保障校企的有效合作
保障國際化會計人才在企業實踐培訓,對學生在企業的實訓工作進行管理將使學生在校企間的合作中使自身的專業能力得到應用和發揮。而促使校企深度合作,保障學生實訓不再走形式,則需要在校企合作中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約束,校方應根據“一帶一路”倡議下經濟特區企業的發展需求來提供對口的會計專業人才,切合企業的經濟發展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有效發揮,校企合作政策的制定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在政府的幫助下能夠使會計專業人才更有機會進入到跨國企業之中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經濟貿易,使其專業應用能力更能得到發揮和鍛煉。
(二)根據地區特點設置對應的國際化會計課程
高校在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應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特點對其專業課程進行特別設置,將經濟貿易區中進出口國家的稅收、法律、審計等作為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教學,同時根據“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需求,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雙語教學,以便讓學生更快接觸到國際化交流。除了針對地區特點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外,還應強調在課程之中開展模擬國際貿易的教學活動,在“一帶一路”沿線特區下更能夠掌握到國際經濟貿易特點,并將其特點反應到課堂模擬之中,彌補現階段中會計專業實戰應用案例較少的局面。
(三)開展培養聯合活動
在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中,單一的教學模式下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國際化貿易中不能提出長遠性的建議,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應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高校開展國際貿易策劃活動,以比賽的方式使學生通過競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活動還可以拓展到高校與高校之間,為優秀的會計專業人才搭建起相互交流的平臺,通過競爭交流打開自己的視野觀和局面觀,高校開展的教育活動還可以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境外高校開展協作項目,使中外學生跨區域、跨文化的進行學術交流,進而使學生日后在國際化會計工作中成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會計專業人才。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師資隊伍的好壞將起到重要影響作用。面對會計專業國際化的趨勢,高校在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應當引入“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外方的會計專業教師,同時在本土教師的選拔上應提高要求,注重對專業應用型教師的選擇,聘請與高校產生合作的企業中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定期向學生進行授課指導。師資隊伍的建設還依賴于教師對課程教學的設計,把握時態熱點掌握國家政策,并在課堂之中與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引導學生對專業技能進行應用,通過中外雙方教師共同參與的課程設計,使學生清晰國際化貿易的特點規律,來實現對國際化專業人才的培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新的經濟形勢下將為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提供更多的機遇和發揮空間,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國際視野角度出發,找到新的經濟形勢下對于會計人才的新要求,對傳統的教育培養方法進行創新和改善,保障校企合作、創新課程設置、增進教育聯合、強化師資隊伍才能夠培養出適應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應用型人才需求。
(作者單位: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