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博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使企業的資源獲得最佳生產率和獲利率的一種方法”,在企業集團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彰顯,它促使管理者控制公司經濟運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管理機制,采取措施應對未來的不利局面。但其在我國企業集團中尚處在初級階段,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從論述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重要性以及它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入手,分析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總結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然后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自己的對策和見解。
一、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二十世紀初,日趨激烈的市場竟爭使得發達西方國家的企業為提高自身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而逐漸形成了以全面預算管理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隨著市場竟爭的加劇,全面預算管理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因為長期受到計劃經濟管理慣性的影響,在推行預算上仍普遍帶有計劃經濟的特色,尚未形成全面預算的概念。
(二)國內外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研究狀況
全面預算管理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企業集團企業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預算管理方面的文章很多,研究狀況也有所不同。
1.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零基預算在西方國家興起。到了20世紀80年代,西方公司管理界提出并官方采用了“制造資源計劃”(MRPⅡ)管理理念。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MRPⅡ理念的基礎上,美國 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并推廣了公司資源計劃(ERP)。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己經是國際上公司通行的管理方法。
2.國內研究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到初期,我國開始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會計知識。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過去傳統的企業形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企業逐步意識到科學的管理方法對企業的重要性,并開始學習和應用先進的管理理論。
3.論文構架
本文從論述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重要性以及它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入手。分析了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總結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然后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自己的對策和見解。
二、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本文主要通過全面預算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三個方面來介紹全面預算管理。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全面預算管理可以說是一種整合性管理系統,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企業管理者需要有效的聚集各項經濟資源,包括人力、財力、信息等,使之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有序的集合。因此,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綜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約束力的機制。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
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全面”,即它具有全員、全額和全程的特點。
1.全員
“全員”即在預算過程中要樹立全員參與觀念。一方面指將預算目標層層分解,使每一個參與者建立起“成本”、“效益”的意識并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積極為企業的預算管理獻計獻策。同時,使企業資源和企業各部門作業計劃通過透明化的程序步驟進行科學合理配置,最終使資源被有效利用。
2.全額
“全額”是指預算金額要有總體性,這種整體性不但包括財務預算,而且包括了業務預算、資本預算;不僅關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還關注企業的投資活動、資本營運活動;不僅注重資金的供給和成本的控制,還要考慮到市場的需求、企業的生產能力及各資源間能否合理有效地配置。
3.全程
“全程”即企業預算管理的流程是全程化的,做到事前預測、始終控制、事后考核。這要求預算管理不能夠僅僅停留在企業預算目標的下達和預算編制的匯總上,而是要通過預算的監控和執行,分析和調整,考核和評價等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權威性和指導作用。
(三)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不是單純的預算編制,它將企業的決策目標及其資源配置以預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實現的企業內部管理活動或過程。其重要性表現在:
1.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提供了基礎條件。
2.全面預算管理為出資人對企業實施合理有效的監督提供了基本依據。
3.全面預算管理能促進企業加強基礎管理,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4.全面預算管理的推行有利于解決困擾經營者的分權管理和集權控制的矛盾。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產生及在我國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西方管理思想已經開始對我國民族企業家產生影響,使他們對預算管理有了認識與見解。20世紀70年代末80年到初期,我國開始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會計知識。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產生
全預算管理作為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管理系統,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這一方法在上個世紀20年代在美國的通用電氣、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產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序。從最初的計劃、協調、發展到現在的兼具控制、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的一種綜合貫徹企業經營戰略的管理工具。這種出現在20世紀中晚期的全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控制中日益發揮核心作用。
(二)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的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到初期,我國開始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會計知識。1999年,國家經貿委把“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寫進了《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企業管理的規范意見》,2002年,財政部《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頒布實施,明確要求在國有企業內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以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北部約束機制。
(三)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的實施中普遍存在問題
總體來看,我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還不多,由于片面理解全面預算管理理解,缺乏處理實務的經驗,即使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中,也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其主要問題表現為:
1.對預算管理的核心內容認識不清
我國企業由于受計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生產經營計劃的影響,缺乏“市場”意識,在觀念的轉變上存在困難,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內容的理解較為片面。
2.編制預算的組織不規范,缺乏必要的組織支撐
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一些企業的預算是由財務部門做出,僅僅經營管理層決定通過。一些雖然設置有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但是不規范,隨意性較大。
3.缺乏預算編制依據,目標過于短期化
當前許多企業不將編制全面預算作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導致一些企業的中期經營目標和長期經營目標被忽略。
4.預算編制的內容不全面
我國企業比較重視以節約費用來提高經濟效益和并對銷售的預期目標規劃,使得“全面”難以得到體現。另外,我國企業通常只重視預算的編制,輕視預算管理的執行和控制。
5.預算的執行缺乏必要的監控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涉及年初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分析、預算調整、預算考核等的完整系統的工程。但在日常經營管理中,不少企業存在預算監控不力,預算管理執行隨意,實際發生項目與預算不一樣的現象。
6.缺乏必要的預算考核機制
有些企業在實際經營中僅制定了總體預算,導致各部門之間責、權、利不分,獎罰不分明,管理效率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四、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
針對以上我國全面預算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只有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使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發揮有效的作用:
(一)樹立以市場為向導的科學全面地預算管理觀念
針對我國企業集團預算管理的現狀,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成功經驗,企業作為一個有機組織,必須不斷調整自身結構,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適應種種環境變化的需要。企業決策者應該把眼光盯住市場,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合理的規劃。
(二)制定正確的戰略目標與較遠的中長期計劃
企業在預算編制時要以企業戰略為基礎,重視短期效益的同時使短期預算目標與未來長期的公司發展相一致。制定較遠的中長期目標是企業便是全面預算的前提。與此同時,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加強對市場的預測,把握外部市場環境變化規律,并結合企業內部適的特點和企業自身優勢、劣勢來確定預算目標,使預算部門能夠正確估計市場新情況并及時做出預算調整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細化預算編制,完善預算編制方法,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
企業要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將預算指標、費用等細化到各個部門各個員工身上。嚴格執行預算,嚴格遵守預算管理流程和制度。
(四)建立嚴格的預算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和獎懲制度,形成責、權、利相結合,以確保客觀、公正、合理,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考評時以預算執行主體為考評主體,以預算目標為核心,通過比較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目標,確定其差異,并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據以評價各個責任主體的工作業績,并按照獎罰制度將其與各責任人的利益掛鉤,從而影響其未來的行為決策,并在此基礎上進而調整下期預算。
五、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是發達國家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之一,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未來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我國大多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還不完善,需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從我國全面預算管理發展的現狀來看,在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時,企業應充分認識自身特點,確立預算管理的新觀念: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的觀念,使預算管理成為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礎;確立“面向市場”的觀念,使預算管理成為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經濟活動和利益沖突的有效手段;確立考核與獎懲的觀念,確保預算管理落實到位;確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面提高預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單位:平煤神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建井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