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發展的必經之路,改變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管理模式的完善,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有著巨大的影響。在經濟體制改革下,企業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將信息技術與管理相融合,優化管理模式,促進經濟增長。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信息化環境中提升企業管理的對策,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信息化;國有企業;管理
引言: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理水平的不足,這種不足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嚴重的束縛,特別是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比較,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為了縮小這種差距,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管理水平的提升,將企業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的策略,改變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不斷地創新。現階段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網絡、計算機、手機、數據庫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各種各樣的信息層出不窮,信息技術無孔不入,企業的管理也面臨著挑戰和機遇,是否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得以發展,關系著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很多企業在此契機之下,快速做出應對,打開思路,將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工具引進,優化管理理念,將信息技術與企業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實踐經驗,利用信息化資源尋找企業管理的新途徑。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概述
企業核心競爭力指的是通過長期形成的、在市場競爭中可以有明顯優勢的、獨特的一種核心能力,這種核心能力是其他企業不具備的,可以帶給企業極大的利潤,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不可替代性,指的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獨有性,不是被其他企業具有的,也不是其他企業可以隨便模仿的,與企業的特質相對應,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正是這種不可替代性,企業可以自由決定產品的價格,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使得企業獲得暴利。例如,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office系統,蘋果公司的手機、ipad、電腦。具一個簡單的例子,有的收藏家為了使得手上的藏品價值更高,將原有的一對藏品破壞掉一個,這樣世上就僅剩1件,那么這1件的價格會比之前的2件價格翻幾番,甚至幾十番都有可能。(2)穩定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持續穩定性的特點,這樣就可以使企業長期保持競爭的優勢,而不是一種短暫的、曇花一現的權宜之計。比如,海爾集團在品質和售后服務中都有著巨大的優勢,這種優勢還在繼續保持,連續多年蟬聯全球家電第一品牌的位置,形成一種品牌效應,贏得用戶的信任。還有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在電子商務中穩居第一,每年的交易量都保持第一名,還將“雙11”購物狂歡節舉辦成功,成為每年都有的購物節日,體現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穩定性特點。還有一些企業雖然產品一時風靡,但是不能長時間地保持,注定不能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例如,開心網的“偷菜”游戲,在當時非常流行,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甚至很多人半夜起來“偷菜”,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人們的新鮮度過后,用戶量急劇下滑,最終導致失敗。(3)周期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周期性,就像是產品的生命周期。雖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持久性和穩定性,但是核心競爭力不可能永遠保持,萬物從出生到消亡是自然的規律,沒有一種事物可以逃脫這種規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一樣,有產生的時候,就會有消亡的時候。這種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為六個階段,即無競爭力階段、一般競爭力階段、初級核心競爭力階段、成熟核心競爭力階段、核心競爭力弱化階段、核心競爭力新生階段。不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處在不同的階段,有的處于上升期,有的處于滑坡期,企業領導者如果不能了解自己企業所處的階段,在弱化階段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會走下坡路。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進程不夠全面
很多國企信息化管理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狀況參差不一、數量巨大、地域分布廣,是企業發展的現狀。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的經濟發展的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是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好不是很完善。在國有企業中,信息化建設不完善、信息系統運用的范圍不夠全面,還沒有將信息系統覆蓋到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全過程,信息資源的挖掘還沒有做好,知識的管理還比較滯后,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速度。
2.整體規劃系統不健全“信息孤島”
很多企業為了競爭,不與其他企業進行信息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貿易上短暫的交易合作,沒有深入互通最新的信息,信息共享程度非常差,甚至可以說是自閉,形成“信息孤島”現象。這樣的現象對企業的管理不利,一旦企業匯總出現大量需求,就會建立較高的安全管理,對企業的供需鏈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國有企業中,信息化評估還相對落后,也沒有完善的設施規程,使得企業內部的原材料管理、勞動人事管理、設備管理、生產調度管理、質量管理體系的相對分散,每個部門之間沒有足夠的聯系和溝通,都是各顧各的,沒有進行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孤島,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3.缺乏供應鏈運作的整體觀念
在企業發展中,還沒有形成足夠的合作與協調,“信息孤島”和“牛鞭效應”反映出企業在信息化管理中的缺陷,企業為了應付需求波動設立安全管理問題,實際上也表現出企業的合作與協調性不足。在供應鏈組織中存在著障礙,導致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各個企業之間缺乏合作與溝通協調,沒有信息共享,都不愿與其他企業間分享資源,就需要設立安全管理。因此,在供應鏈管理中,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制定長期的合作關系,彼此之間互利互惠,達到共贏,而不是短期的追求單方面盈利的局面。長期的合作也可以反映出企業供需關系的緊密程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這種穩定的供需合作關系。
三、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基本對策
1.利用信息化系統收集行業信息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電子等終端產品行業、家電行業產銷量都出現下滑的趨勢,很多都是受到國有企業發展的影響。因此,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刻不容緩,要不斷搜集數據信息,把握市場的方向,在管理中不斷地將資源進行整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腳步。企業還要制定行業信息化的標準,將一些基礎性和關鍵性的管理制度進行標準化,有利于企業在管理、監督、指導工作中更好地實施。企業還要加快信息技術的建設,與相關企業達成長遠的合作關系,收集數據信息,完善數據庫,實現網絡上的共享。加大投資的力度,對于信息化建設要配齊資金、設備、人才,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和進步。
2.利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橫向對標
在國有企業中,還要建信息化系統進行橫向比較,這樣才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在行業中制定一定的產品質量標準,使得產品在質量、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競爭力,通過橫向的比較可以及時地發現自身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而不斷地改進和優化。市場存在著競爭,企業只有從自身形成核心競爭力,在可以在競爭中存在優勢,要不斷地與自己的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擴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控制成本,完善信息化管理,從而使得企業的管理更加的科學。
3.利用商務智能系統進行決策分析
在信息化時代,誰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行業的信息,誰獲得的行業信息更加全面,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行業發展的方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決策,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利益。可見信息對于企業發展的價值,信息是企業進行決策的基礎,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前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信息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而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如何更快地獲取最新的信息,縮短企業的決策時間,是信息時代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在企業的管理過程匯總,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系統來代替人們做出真確的決策,還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化管理。另外,還要建立獨立的財務管理系統,將企業中的資金、資源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管理和應用,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科學的決策。當前,ERP系統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進行資源的規劃,使得企業的資源從采購、運輸、儲存、銷售都可以進行規劃實施,降低企業運行的成本,對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最好的管理。
4.利用信息化打造國企特色文化
(1)找準定位。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特點,有自身的優勢,要找準自己的行業中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客戶群,從而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例如,某能源資源型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將自己的主營業務進行突出,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從而制定發展的方針,要以煤炭行業為基礎,進行多元化發展,從而實現循環式的經濟。煤炭是主業,就是要將煤炭行業作為基礎、作為特色去做,要將產品做精,成為自己的優勢項目,在此基礎長可以發展其他行業,進行資本運營。(2)發掘資源。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地發掘資源,將文化建設工作重點來抓。比如,山西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同時也就會有豐富的煤炭文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將煤炭文化資源進行發掘,從而建立企業的煤文化精神,在發展中要倡導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的保護。將這種文化作為企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動力。(3)打造平臺。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中,以往都是采用的是企業文化內刊、企業文化長廊、企業文化展廳等進行實現。但是現在這種平臺已經不適應企業的發展,在新的時期下,企業要拓展更多的平臺來建設企業文化、宣傳企業文化,可以拓展新媒體技術,可以在網絡上建立平臺,打造自己的企業主頁,將企業文化活動進行宣傳,提高企業文化的影響力。
四、結束語
總之,網絡的不斷發展,使得企業信息化管理有了新的契機和挑戰,隨著網絡世界信息數據的不斷傳播,企業需要不斷地收集信息,實現信息化管理,優化管理的水平。與其他企業進行橫向對比,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實現數據的共享,從而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罡.信息化環境中國企核心競爭力的強化策略[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175.
[2]劉昌榮.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胡宏偉談國資國企信息化工作[J].上海國資,2011(04):62-63.
[3]劉清芳.加強信息化建設 提升國企素質和核心競爭力[J].河北企業,2004(11):5-6.
[4]李東平.用信息化改造國企 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J].中國橡膠,2003(03):12-13.
作者簡介:李麗(1983.09- ),女,籍貫:浙江,學歷:本科,工作單位:江西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部,職稱: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