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枝
工會經費是確保工會各項組織活動可以順利開展下去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各項活動的財力支撐,新時期工會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圍繞工會主責主業,積極執行中央的各項規定,對工會經費進行合理、充分且高效地利用,以惠及更多職工群眾。本文對事業單位工會經費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策略,旨在提高事業單位工會經費使用效率。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事業單位的改革也持續推進,工會是事業單位內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工人群眾基本利益的部門,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費是工會各項活動和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事業單位工會經費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經費使用不規范,財務會計人員水平不高,所以導致經費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多。在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經費管理工作,并且要從基層經費管理與事業單位發展的角度出發,找到經費管理中的難點和重點,提高經費管理水平。
二、基層工會經費管理中的問題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的不斷創新與改革,工會作為事業單位中的重要部門,其管理制度也不斷創新,當前形勢下我國正在積極逐步地推進事業單位工會改革工作,經費管理是工會改革與創新中的重要一環,旨在更科學合理地利用經費,為廣大職工群眾帶來更好的福利。在事業單位的改革過程中,工會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就必須要強化財務管理,落實每一筆經費的使用情況,從基礎做起,真正發揮經費的作用。
從當前工會的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工會的經費管理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層工會經費預算管理不到位
有些基層工會不注重經費的預算管理,預算編制流于形式, 而且沒有按照年度的工作重點做好編制預算,一般在年初的時候統一做一次預算,缺乏科學性。而且一些基層工會也沒有嚴格執行預算審批程序,就直接將工會的經費報給財務部門,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預算,甚至有的時候還出現隨意調整預算的情況,再對預算進行追加調整的時候沒有按照規定程序報批,導致整個經費的使用不規范、不合理。
(二)工會經費的使用不規范
事業單位的經費管理必須要從基層做起,有的工會在獲得經費之后沒有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導致經費的使用不規范。比如一些專項經費,只能用于專項活動,對這些經費必須要進行單獨核算,確保每一分都用到改用的地方,但是有些專項經費沒有進行單獨核算,缺乏規范化管理,甚至出現了違規使用經費的現象,資金浪費嚴重。
(三)工會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建立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確保工會經費得以規范化使用的重要保障,工會的日常活動較多,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必須要執行相關規定和政策制度,才能確保經費使用規范合理。目前一些基層工會的資金使用審批制度不健全,有一些不屬于工會支出范圍的項目經費也出現在工會的經費列支清單中,導致工會的經費管理出現問題。另外,內部監督制度也是確保經費得以規范化使用的重要基礎,工會應該要設立一個專門的監管機構,才能對經費的使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但目前工會的內部監管體制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專業化的監管部門,使得內部監管職能被弱化,加上一些工作人員對經費收支的業務掌握不到位,造成工會經費管理存在較大風險。
(四)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
經費管理是工會所有人員都必須要參與到其中的工作,因為經費的使用關乎每一個職工群眾,加強工會經費管理,需要一支專業的管理隊伍。目前工會進行財務預算、核算的人員水平還有待提高,加上日常工作中忽視了財會隊伍的建設與培訓工作,久而久之,財會人員的綜合能力素養得不到提升,從長遠角度來講,對工會的發展十分不利。
三、基層工會經費管理的相應對策
(一)加強經費管理力度,促進工會發展
當前事業單位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強資金管理成為事業單位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種背景下,事業單位工會的經費管理也將逐漸推行精細化管理理念,以提高工會經費利用效率。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工會的預算管理力度,目前很多工會的預算管理不合理,甚至不夠重視預算管理。預算管理的核心是要加強工會的預算編制,對工會的收支進行控制,尤其是工會的各項活動經費,是控制的主要內容,工會必須要從職工群眾的角度出發,從基層出發,進行全面考慮,并且結合工會的發展做好各項經費的規劃和預算,確保工會的經費能夠得到有效地回報。第二,要對工會的收支進行詳細記錄和嚴格監管,比如定期核算工會經費的收入和支出情況,看收支是否平衡,對于一些比較大型的經費支出,要進行詳細核算,保證每一筆經費的使用都是規范合理的,減少違法使用經費的情況。
(二)完善工會經費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工會必須要嚴格執行總工會下發的《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對工會經費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第一,要圍繞預算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從預算編制到預算執行,都必須要有規章制度,比如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監督等,都要有章可循,防止預算編制以及預算執行過于隨意,出現經費被浪費的現象。第二,當工會的經費預算經過審批之后,就具有約束效應,工會部門必須要嚴格遵守,如果沒有在預算編制中的項目,就不能動用工會經費,對于一些未能預見的重大事項,如果需要追加預算的,則要嚴格地按照追加預算的程序進行審批、追加。第三,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進行監督和審核,并且要定期進行考評,將監督審查過程貫穿到工會經費使用的全過程中,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益。第四,建立規范化管理方法,比如從工會的固定資產的范圍分類、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增減等方面著手,建立管理辦法,提高經費使用的合規性。
2.完善工會內部財務控制和監督制度
內部控制是工會履行職能、保證工會依法開展活動、保證資金安全的重要保障,對于工會的經費管理,必須要進行審計監督,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體系,發揮工會內部與外部監督的共同作用,保證監督工作無死角。首先,需要成立專門的內部控制與監督部門,選派責任心強,而且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監督人員,組建專門的監督審計隊伍,以提高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要進行全面監督,從經費的年度預算、年終決算、經費開支、審批、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認真審查,對于風險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尤其是大批經費不知去向的,需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保證工會經費的使用更科學合理,讓工會經費真正為基層服務。
(三)提高工會財會人員綜合能力水平
制定工會財會人員的培訓計劃,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是工會經費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外部環境,事業單位工會必須要采用多種形式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一方面從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上著手進行培訓,引導財會人員加強學習新的會計知識、財務知識,提高工會經費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從職業道德素養方面著手進行培養,給員工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提高其責任心和使命意識,讓員工可以借助業余時間充實自己,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從源頭上減少各種違規使用工會經費的行為。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事業單位工會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資金成為影響工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新形勢背景下,工會必須要充分利用各項經費,強化工會經費管理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對經費進行合理預算,并且要做好工會的日常運營過程中的審計與核算,提高事業單位工會經費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松溪縣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