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盼希
黨的十八大以來,課程思政備受高職院校教師的關注。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高職會計教師不斷提升自我對于學生、教師和學校都有著重大意義。但高職院校教師在課程思政的認識和能力上依然存在不足,相應地,要實現高職院校教師的自我提升也必須從課程思政的認識和能力上入手,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鍵在于教師,2019年8月,中辦國辦發布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并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這不僅對高校專業課程的定位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對包括會計專業在內的專業課教師不斷提升自我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會計教師自我提升的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培育一批“德技雙馨”的現代工匠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職教育的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育現代工匠。”而培育更多的現代工匠其關鍵和核心在于教師,教師的道德水準和專業素養不僅直接影響課程教學的效果,更關乎學生的成人成才。在課程思政的價值理念引領下,大力提升高職會計教師的素質,有助于將學科資源、學術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培養一大批高技能的“現代工匠”。
(二)有利于打造一批“雙師型”的高職教師
“雙師型”教師意指既有專業資格證書又有實操工作經驗的高職專業課教師。新時代條件下,著力打造一批“雙師型”高職教師既是時代和社會發展之需,也是高職院校未來發展必由之路。現代高職院校大多采用的是聘任制或合同制,這就一定意義上賦予了高職教師更多的壓力和要求,促使他們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方能適應學校和時代的需求。當前,在課程思政的價值理念指導下,著力提升高職會計教師的素質,對于培育“雙師型”教師有著重大的時代價值。
(三)有利于實現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
教師作為高職院校各項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存在不少短板,其中教育教學的數量和質量、硬件和軟件呈現出來的不平衡顯得尤為突出,這嚴重制約了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在當前課程思政的價值理念指導下,不斷提升高職會計教師的素質,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進而加快實現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
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會計教師自我提升的重大挑戰
(一)部分教師在課程思政認識上仍存不足
當前,高職院校部分專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課堂思政的定位和作用。一方面,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課堂思政可有可無。在他們看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和政治素養更多地源于自身,并且認為在專業課堂中灌注思政教育并不會收到實質性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師和輔導員的事,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傳授專業知識,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適應社會的基本技能。因而,一部分包括會計專業在內的高職教師對于課堂思政的認識依然比較膚淺,沒有從長遠和全局的高度來看待課堂思政的地位和功能。
(二)部分教師在課程思政能力上依然欠缺
當前,“課程思政”教改理念已在各高校開始廣泛宣傳和推廣,部分年輕高職教師也已開始接受和實施,但是實施效果并不佳。一方面,部分教師把“課堂思政”直接轉變為“思政課堂”,專業教學和思政教學兩張皮,單純地為了迎合“課堂思政”,將專業課堂轉變為傳授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道德講座。另一方面,部分教師不善于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沒有很好將課堂思政的理念融入到專業課的教學案例當中。總之,當前一部分包括會計專業在內的高職教師在課堂思政的踐行上能力不足,沒有很好地將課堂思政和專業課教學有機融合,達到最佳效果。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會計教師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
在推進“課程思政”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名高職會計教師不僅需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授課技能,而且“政治要強、情懷要深 、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一)著力提升高職會計教師課程思政的認知水準
當前,作為高職會計教師,一是應該認識到課程思政的地位和功能。課程思政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下高職院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職教師實現自我提升的一條重要途徑。課程思政不僅對于高職院校的科學發展和老師的自我提升有著重大意義,更有助于培養德技雙馨的現代工匠。二是高職會計教師應該認識到課程思政的本質內涵。課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課程,它指的是“將所有課堂作為育人主渠道,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這無疑能夠推動專業課教師提升政治素養、涵養家國情懷、培養多元思維、開拓寬廣視野、嚴格要求己身、提升自我人格。
(二)著力提升高職會計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水平
高職會計教師將“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到專業課堂教學當中,能使思政育人達到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一是善于將“思政元素”巧妙嵌入到教學內容中。比如在《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中,不僅要介紹會計職業的作用,更要告訴學生一入這門職業就必須愛崗敬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這是從事會計的基本職業道德。在講授《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經濟法基礎》等內容時,應將擔當意識、規則意識、大局意識以及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內容之中,逐步培育學生良好的三觀。二是善于創新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啟示法,在講授“納稅會計”一課時,引用2018年范冰冰等一眾明星偷稅案件,啟示學生納稅是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沒有例外;情景設計法,在開展“會計綜合實訓”課務時,可以設計包括出納、財務主管、成本會計等角色,讓學生在扮演角色情境中加深對各角色的認識,進一步熟悉整個業務的各個環節,進而指引學生理解團隊協作、忠于崗位的高度重要性。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會計教師,應當時刻把握時代脈搏,緊緊結合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把課程思政的科學理念貫徹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培養學生健康成長和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的同時,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
(作者單位: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