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娟

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的發展以及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在線學習蓬勃發展。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翻轉課堂”對傳統課堂教學帶來極大沖擊。筆者所在高校積極面對這一變化,鼓勵教師依托學校在線課程平臺,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在線課程這一新事物在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借助互聯網模式的在線課程及慕課
(一)在線課程概述
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對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教育領域,依托“互聯網 +”、數字教育資源及服務平臺, 網絡化教育新模式迅速發展。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推動開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市場需求,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在線課程的建設與應用是促進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二)在線課程的形式之一:慕課
慕課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譯為:大規模開放式的在線課程。慕課最早產生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2002年正式上線,常見的慕課平臺運營方式是由慕課供應商與教育機構之間簽訂外包協議,目前國際上主要的慕課供應商有3家,即Coursera,Udacity和edX。
二、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設計
(一)課程人才培養方案簡介
稅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以企業報稅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為依據設置的。納稅是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設置報稅崗位來處理涉稅事項。本課程主要學習企業經常涉及的稅收相關法規、稅款計算、申報繳納、涉稅會計處理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具備從事本專業相關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稅費計算、納稅申報、稅款繳納和會計核算等職業技能,能夠順利完成崗位工作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認真仔細、誠實守信的職業態度,有條不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以及依法納稅、合理節稅的財務意識。
(二)現有的慕課資源介紹
稅務會計慕課建設項目的總體設計思路是“項目化”。在實際應用中,稅務會計崗位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崗位,結合工作崗位調研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將稅務會計課程內容分為6大項目,每個項目均包含若干任務點(即授課視頻)和相關資源。制作授課視頻總數20個,其中,教師自己拍攝16個,網絡視頻資源4 個,視頻總時長187分鐘,非視頻資源包括題庫總數129道、拓展資料15個、非視頻資源20個。所有資源在課程門戶: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01586412.html和超星公司研發的“學習通”手機端均可同步登錄。
(三)教學方式及過程的實施
采用慕課方式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將整個教學分為“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兩個部分,兩者在實施中具有邏輯遞進順序。
線下教學環節中,教師發布項目任務,學生按照任務要求開展實踐操作,在此過程中遇到問題,學生可小組討論并由教師進行指導。任務完成后,教師在課堂上對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評價,根據需要進一步講解項目知識點,總結項目操作內容及注意事項。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慕課的形式,教師在課前發布學生需要準備的知識點任務,在課中針對學生課前準備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重難點解析,課后通過布置測驗和作業檢驗學習效果,并通過慕課平臺實時給予學生反饋。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共發布知識點任務20個,發布測驗和作業累計172次。
三、教學評價及學生學習數據分析
(一)教學評價
本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過程性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主要包括課堂紀律、慕課在線學習兩大塊,分別占平時成績的10%、20%。慕課在線學習包括在線訪問時長、互動交流次數、作業測驗成績和課堂簽到情況等。終結性考核為閉卷考試,在期末考試周進行,卷面100分,按實際考試成績折合70%計入總成績。
(二)學生基本數據
我院會計專業2017級和2018級學生總人數分別為194人和199人,參與本課程學習的會計專業學生共274人。鑒于任課教師可以更清晰的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并且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本文用來作為分析數據的班級筆者的授課班級,即17級的1班和3班,分別是43人和41人,總共84人。
(三)學生在線學習的相關數據統計
稅務會計課程共涵蓋6大模塊,具體包括:稅務會計認知、增值稅會計、消費稅會計、企業所得稅會計、個人所得稅會計、其他稅種會計,6大模塊又分支為23項任務,筆者將以表格形式列出學生在線學習的各項相關數據(數據來自慕課平臺的統計結果)。
1.學生訪問量情況:
2.學生觀看視頻時長統計:
3.學生綜合成績
(四)數據分析
通過我院17級會計專業學生使用稅務會計慕課的統計數據(見表1-3)可以看到:1班學生中慕課章節人均訪問量為95次/人,平均觀看時長為50.6分鐘,不及格人數4人(9.31%);3班學生中慕課章節人均訪問量為106次/人,平均觀看時長為52.6分鐘,不及格人數2人(4.88%)。而稅務會計慕課授課視頻總數量20個,視頻總時長187分鐘。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觀看章節視頻來強化課程有關知識和技能。
通過我院17級會計專業學生稅務會計慕課在線學習時長的統計數據(見表 2)可以看到:1班學生平均觀看時長為50.6分鐘,最長觀看時長為198.4分鐘;2班學生平均觀看時長為52.6分鐘,最長觀看時長為189.4分鐘。這些數據說明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學情差異。慕課平臺提供了詳實的學生學習情況統計,任課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 行個性化指導。
四、關于慕課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一)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具備廣泛的知識,但是將其有效傳授給學生,這是一個教學方法的問題。在慕課融合項目化教學模式下,慕課教學模式不再是以往的教師只負責在課堂上講授,而是將所教內容用PPT、視頻、音頻等形式呈現出來,而且要求內容連貫,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信息化操作知識。
(二)慕課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需要借助優質的網絡平臺
慕課本質就是在線教學課程,所有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活動均通過網絡發布進行,并且相關數據也在網絡平臺中有相應統計。因此,慕課的建設、使用和維護均需要依托專業的網絡信息平臺才能進行。我校慕課建設是與超星公司進行合作,該公司有著豐富的慕課建設經驗及高效的制作維護團隊,及時解決慕課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保障了課程的順利實施。
(三)專業課與思政課融合需進一步加強
為響應中央思政課程的號召,筆者在課程教學中,有意識的進行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導。譬如:在講授稅收概念及作用時,我會借助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稅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再引申出國防、教育、醫療、大型基建、公共設施等都離不開稅收的支持,但同時這些項目的受益者也是納稅人,即國家公民,從而得出“與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稅收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依法納稅觀念,反對社會上一些偷稅、漏稅、逃稅的錯誤觀點。不過,這僅僅是筆者的嘗試,需要進一步系統、深入的與專業課程進行融合。
(作者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