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坤 朱斌海
工業設計引入中國已有30年,經過多年的教學發展,國內少數設計院校相繼開展了“工作室課題制”教學模式改革。本文依托“工作室課題制”思路,以《產品設計實訓》課程為例,探討“工作室課題制”如何與該門課程較好的融合創新,先介紹“工作室課題制”基本內涵,接下來介紹《產品設計實訓》課程的特點與基本要求,最后強調“工作室課題制”如何在《產品設計實訓》這門課程中應用實施。
一、“工作室課題制”基本內涵
(一)“工作室課題制”教學的界定
“工作室課題制”教學模式是將“工作室制”和“課題制”教學模式有機結合。 即以工作室為教學組織基礎,將各類與工作室方向和工作室教師研究專長相關的實題或虛題引入工作室。是一種將教師科研與學生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二)實踐教學是“工作室課題制”的重要內容
工作室課題制教學模式下,課題教學成為學生掌握以往的課程制課程知識和實踐的重要途徑,教師將新課題或迭代類課題引入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質和興趣,將課題中的不同方向和任務分配給不同學生,最終根據課題的要求完成設計研究到設計實踐的全過程。
(三)“產學研”合作成為“工作室課題制”發展的基本手段
教師課題所涉及的產業及產品往往是相關企業最新的發展方向,以往課程制教學模式下,盡管教師也開展產學研課題研究,但往往是教師自己的研究項目,限于教學模式的影響,課題無法完整、深入的引入課堂,這就使得學生無法接觸優秀的教育資源。工作室課題制模式下,教師將自己的發展方向與與企業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將課題的申請與迭代方向與學生培養方向相結合,最終實現工作室、學生、教師和企業協同發展。
二、 《產品設計實訓》課程教學體系創新
(一)課程教學目標
《產品設計實訓》是學生進一步綜合掌握及運用產品設計課程中產品設計流程和方法的課程環節。通過具體的課題設計,逐漸訓練學生對市場及產品的調研能力,通過學生整理分析信息資源、綜合運用相關技術、人和藝術三方面知識的設計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設計、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實訓內容和安排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對所選課題進行改良設計或創新設計。設計的內容包括對所選對象從造型、結構、功能等方面綜合考慮,結合現有技術、材料、市場調研等,構思大量草圖,進行產品概念設計,并反復推敲設計深入、選擇,不斷優化并確定一種概念方案成為設計方案,最后方案深化、完成本設計。
本實訓采用項目模擬的方式,通過與校企合作單位的協商或設計公司溝通,確定設計課題。以學生獨立設計與實踐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可選題目及基本設計要求由參與指導的教師至少在實訓前1周公布給學生,每名同學根據自身興趣與知識背景情況,自由選擇其一作為自己的設計題目,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設計要求。
三、融合“工作室課題制”的《產品設計實訓》課程教學實施策略
工作室教師在課題教學時,應以已有企業或立項資源靈活選擇課題以安排教學內容。在該課改教學中,工作室課題的選擇與教學方法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工作室課題選擇的原則
工作室的教學科研管理由一名資深的專業教師,課題的選擇首先應以教師研究方向為前提,每個工作室往往都具有各自的長期課題,可根據長期課題的發展階段將長期課題劃分為階段性課題。同時,也可依據企業項目或相關設計單位需求設立課題實施計劃,確定設計方向及設計周期。階段性課題可依據課程大綱要求適當靈活調整,同時依據學生喜好或專業能力在選定設計范圍。
(二)課題教學的具體實施
工作室教師在課題教學時,應根據《產品設計實訓》課程特點及要求選擇課題以安排教學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應注重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長期研究課題是工作室長期開展的研究課題,此種課題在工作室課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工作室教學應圍繞長期課題開展虛題與實題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展開。學生進入工作室后面臨著基本能力的提高和融入工作室課題的任務,應采用虛課題結合實課題并行教學方式,虛題側重學生學生基本能力的提高和一般設計環節完整性領會,實題應以虛題為導向,將實題中的階段性任務融入虛體以展開教學。
第二,企業課題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題,隨著長期課題的不斷積累和深入研究,“產學研”或是個人創業為目標的課題會不斷增加,該類別課題對工作室發展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重要作用。 該種課題往往是企業的具體設計任務,課堂教學計劃往往需要由企業項目計劃引導,突出的表現就是時效性,適合綜合設計能力較高的學生,該類課題雖對時間有明確要求,但在完成過程中也應做到課題全部階段性任務對全體學生的完整覆蓋。
面對社會對于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工作室課題制”為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供了可借鑒性參考,同時為學生日后就業創業提供了支持,目前,“工作室課題制”正處于試驗模擬階段,在不斷的經驗總結與積累過程中,相信這種教學模式定會發揮其無與倫比的教學優勢。
(作者單位:哈爾濱華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