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萃萃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我們帶進大數據時代,當前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大數據環境下運用計算機技術強化信息安全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重點。本文從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應用的內容和意義入手,針對當前實際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大數據環境下提升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應用水平,使得網絡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應用概述
大數據是指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具有大量、高速、多樣、價值高和真實性。高速增長的數據量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大數據時代計算機通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滲入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具有信息量龐大、種類繁多、傳輸速度快的特點。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大數據時代受網絡環境開放的影響,開放的管理系統、網絡技術、病毒因素和黑客侵入等因素影響會嚴重危險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保護硬件、軟件、數據及基礎設施等信息系統不受偶然或惡意破壞、更改、泄露,保障系統連續正常運動行的系統工作。信息安全包括安全技術、安全平臺技術和安全管理等相關內容。數據的發展基礎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數據更加復雜,大數據的安全性是保證計算機網應用安全的前提,采取相應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保護措施保證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強化計算機技術保障信息安全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風險、阻斷隔離計算機病毒、保障數據存儲安全。
二、大數據環境下提升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應用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數據環境下信息安全重要性
政府和主管部門要加強信息安全保護的立法,于時俱進地出臺保護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法制、法規;強化執法力度,著重打擊違犯信息法律法規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數據用戶的合法權益。加大信息安全技術研發力度,擴大資金、硬件和人才投放,重視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加強技術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鼓勵技術人員主動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對重要技術進行有效把控。
(二)防范計算機本身安全隱患
用戶要提高自身防患意識,定期做好計算機硬件、軟件維護和管理工作,注意氣候惡劣環境下設備電路安置條件,避免因機械設備保管不當引起的數據傳輸失敗、遺失;加強病毒防范,安裝防火墻等安全保護軟件,杜絕在網盤、云盤等第三方客戶端下載未知來源的文件,及時刪除或使用軟件鑒別未知文件的安全性,保障設備硬件存儲信息安全。
(三)健全制度保障
用戶要加強信息安全管理,重視數據管理制度的安全建設,制定有效地防范措施;用戶要合理設置網絡賬戶,妥善保存賬號密碼并建立相關的密碼保護防護措施;加強對網絡信息數據儲存管理,規范數據管理制度規范用戶網絡使用規范性,對重視文件設置密碼保護并定期更換。
(四)加大計算機技術研發力度
1.在大數據環境下,開放性計算機網絡系統中隱藏著大量的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潛匿性、間不容發性和傳播性的特征,對數據安全、服務器結構造成巨大威脅。防火墻技術通過限制數據和服務的方式有效有效阻止黑客、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傳統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員要重視防火墻技術的研發力度,依據信息發展技術和具體要求創新并推廣具有針對性防火墻技術,保障計算機網絡穩定、安全正常的運行。
2.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是當前比較常用的金融支付賬戶信息安全保護措施。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加密,將較為明顯的數據以密碼的形式轉變為難以破解的密文形式。轉換者運用不同的網絡密匙、加密算法和處理密文,使用者用密匙還原密文打開文件,加密一般分為對稱和不對稱型兩種,對稱密匙保密性高、加密解密 速度快,但管理較為復雜。
3.認證技術
認證技術能夠識別交易者的真實身份,防止偽造信息、篡改信息等行為,具體包括數字摘要、數字簽名、數字信封、數字證書。認證技術運用單向函數從信息文件獲取固定長度的摘要碼,將原文與對方發送的摘要碼比對,比對相同后向發送方加密發送密匙以打開文件,極大地保障了交易可靠性和完整性。
4.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一種主動監測防護的措施。入侵檢測是結合多種相關加密、防御保護技術加強用戶識別、數據加密、身份認證的管理力度,實時監控、監測網絡入侵并實施報警提示或者對源頭開展反擊等措施,進行全面的信息安全保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環境下加強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應用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必要途徑。網絡用戶要重視計算機技術應用重要性,強化制度管理,強化防火墻、認證技術和入侵檢測技術的研究,確保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保障網絡高效性與穩定性。
(作者單位:哈爾濱華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