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忠敏
我國的財經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及類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過得財經媒體也發生了新的轉變,之前門戶網站所積累的流量正在漸漸的流逝,取而代之的是移動端等,這些都與之前的傳統財經媒體同臺競技。所以,我國財經媒體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能夠跟上行業變革的步伐,就必須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本文就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相關的闡述。
現如今,我國的財經媒體再次遇到了分水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從之前的門戶網站,到現如今的大數據、云計算,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里,我國財經媒體經歷了顛覆與重構,同時,其產品也推陳出新,出現了很多新型的商業模式,整個行業的格局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對于傳統的財經媒體來講,認清行業發展的方向,緊急抓住每一次機遇,就一定可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我國財經媒體發展的趨勢及特點
(一)人工智能實現財經媒體再造
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工智能已經從一開始的人工智能和感知人工智能逐漸邁向認知人工智能階段,不僅如此,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機器人寫稿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但是,寫稿機器人在未來也并不會完全取代記者編輯。寫稿機器人帶來的沖擊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表現在內容的采集和發現上。可以通過網絡爬蟲來最終獲取實時信息,并通過人工智能來實現內容特征詞的抽取,自動判斷出消息的準確性;其次,表現在財經信息及相關數據的生產。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提取的主要核心數據可以幫助采編人員了解事情的原由,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表現在稿件寫作急渠道分發。寫稿機器人讓采編人員節省了寫稿、些消息的時間,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進而提高了稿件的質量。同時,有了人工智能作為支持,有些稿件在財經細分頻道的推送上也會變得更加精準。
(二)金融機構自媒體及“小號”的崛起
財經媒體的行業格局正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特別是有些金融機構開設的自媒體,他們獲取一手數據的能力遠遠高于傳統的財經媒體。此外,在網狀傳播特點的帶動下,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力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自媒體是社交網絡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交網絡使得全世界人民都聯系在一起,網絡呈現出了網狀布局,網絡新聞在網狀結構的作用下也將傳播的更快。例如:自從2018年以來,“飯統戴老板”等自媒體號的崛起就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飯統戴老板”對外宣稱要打造出“有趣而且有深度的硬核財經”,但是這個寫作團隊才不到10人,每周也只是更新兩次,可是訂閱量卻已經超過了30萬,最近發表的一篇公眾號文章,短短一周內點贊次數就已經將近9000次之多,這無疑讓很多傳統的財經媒體都自嘆不如。
二、我國財經媒體未來的發展路徑
(一)必須要跟上行業的變化和節奏
傳統財經媒體的突圍也一定要有理論基礎,在互聯網時代,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使人們將有可能會以低成本來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而這時候產生的總體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在激烈的競爭下,財經自媒體同樣經歷著流量洗牌,其中新的面孔不斷的出現。但是這些自媒體的出現并不能進行復制,傳統的財經媒體可以借鑒這些自媒體的經驗,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傳統媒體可以創出屬于自己的自媒體“小號”,根據不同類型的受眾創作出不同的內容,進而進行深度的互動,最終實現影響力和傳播力的突圍。
(二)需要實行跨界合作
進行跨界,是為了更好的開拓渠道,一旦受眾取得財經資訊的渠道發生了變化,只有開拓新的渠道,才能夠提升傳播效果。目前,傳播關系也正在從之前單向信息發布逐漸轉變為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這種傳播的方式具有明顯的互動分享特征。例如:鳳凰財經、網易、新浪等都以傳統互聯網門戶網站作為基礎,并逐漸開辟了新聞客戶端領域;抖音、今日頭條等也憑借著自身先進的技術,搭建了各種不同的新媒體平臺。傳統的財經媒體不可以完全依靠第三方的傳播渠道,一定要突出自我,跨界去爭取用戶,這種跨界合作不僅包括行業內部的合作,也包括同其他平臺的合作,努力去尋找可以為財經媒體引進流量的各種平臺進行合作。
三、結語
我國財經媒體長期以來始終能夠建立媒介經濟議程,并且影響著公眾經濟認知,所以,在財經媒體用戶心中,我國財經媒體占據了很高的位置。如果想要在互聯網時代取得更大的發展,我國財經媒體可以通過合作機構來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在此過程當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積累大量的客戶行為數據,然后再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分析,為受眾提供最準確的服務,還能夠為將來我國財經媒體轉向商業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南通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