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志
現階段很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讓人堪憂,所以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從心理健康方面入手,更要從預防心理疾病方面下功夫,這樣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更能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以深化高校學生的各項素養。本文主要介紹新時期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對策研究,旨在深化學生健康狀況,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獲得提升。
一、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和影響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教育的狀況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高層次教育群體,一直以來被視為健康人群,但從科學健康觀出發能了解到最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不容樂觀,結合教育部門給出的一部分調查數據能了解到,現在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病率能高達20%以上。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能清晰的了解到將近有7.2%的大學生存有中有心理障礙,在調查心理障礙的時候部分打學生處于焦慮、抑郁、偏執、人際管理敏感等問題,甚至有些大學生會有挫折感和失敗感等狀況,其實這與學生的情緒不穩定有著直接關系,部分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前途命運有擔憂,所以他們極度的自卑和孤僻。也有一部分學生受到早戀和失戀的打擊,情緒波動較大,進而會因為嚴重問題走向極端,若不加以控制會出現傷害他人或者自殺的地步,這會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開設有其必要性。
(二)大學生新課健康教育的影響原因分析
1.家庭條件和家庭教育
很多家長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造成孩子的適應能力偏低,在我國將近70%的家庭在教育方式不恰當的時候,不是對于子女有著過分的溺愛,就是對于子女有著過分的干涉,這樣子女獨立適應能力偏低,所以在進入到大學階段后很難適應新的生活和新的環境,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也有部分學生受到家庭變故等因素的影響,他們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不能承受后開始產生極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等各類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貧困差距逐年拉大,有的學生家庭富裕,出手大方,在日常消費上面毫無顧忌,能瀟灑的跟同學們交往,但是有的學生為了上大學,家庭負債較多,所以自己的心理壓力也很大,相比之下會產生較強的自卑心,有些學生在心理調節不當的情況下會出現孤僻或者不合群的情況。
2.不良個性因素
有些大學生性格十分急躁,也好沖動,過分的爭強好勝,對自己的評價較高,在碰到不能處理的事情后,為了“面子”會強撐下去,最終使結果失敗,待事情不能完全解決的時候,學生會產生極強的心理壓力,甚至會在有時候會產生怯懦退縮的情況。其實學生受到生活習慣和個性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矛盾很難避免,若學生不能在交往過程中正確的把控自己、調節自己,在與同學或者同寢室的同學發生矛盾后使用自私、冷漠的態度對待他人,必然會帶來同學關系的緊張,最終受到大家的排擠和孤立。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對策研究
(一)保持學生期望值
正確的人生觀是學生需要具有的基本素質,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面對得與失,使學生的心胸變得更加豁達,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保持樂觀的情緒,在個人時間上做到合理安排,實現學習與生活的勞逸結合。樂觀的情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當遇到困難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時要敢于向他人傾訴,不要將事情困在心中。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將期望值降低,使學生的期望值能夠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大學生對待生活與事物的期待值非常高,這便造成了失敗后所產生的落差感,這會對學生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教師要讓學生拋棄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合的幻想,這樣便能夠減少很多的不必要的煩惱。另外,高校要讓學生能夠合理地利用幽默感,感受幽默感,通過這樣的能力將很多的緊張氣氛與尷尬情景化解掉。
(二)加強體育運動
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并使其得到極大程度地釋放。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人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尤其在學生開展自己最為喜歡或者比較擅長的運動過程中,這種心理作用更加明顯。運動中人們能夠建立信任感和親近感,能夠提高社交成功率并滿足群體交流的需求。體育運動能夠對學生的課余生活進行豐富,能夠減輕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帶來的困擾,消除精神壓力,緩解孤獨感。體育運動能夠讓學生更加奮發向上,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更加堅強的毅力,并讓學生形成開朗與樂觀的性格,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運動過后能夠使神經得到放松,減緩精神上的緊張狀態。例如最為常見的太極拳、健身操等運動都能夠在抑郁癥的治療當中和神經衰弱的治療當中發揮出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教育
心理健康衛生教育是當前高校教學中一個薄弱環節,很多院校對于心理健康衛生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工作缺少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衛生知識。例如,心理健康的意義與基礎知識教學,心理問題的自我調控方式、心理疾病的有效預防方法以及性道德教育等等。這些內容對于大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教師應當對這些內容的教學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結語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學的關鍵教學步驟,由于高校學生受到各類因素影響,會在心理調節不當的情況下產生心理問題,所以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疏導的方式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這對學生健康人格培養有直接影響。高校教師能在教學中合理的引入體育運動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深入開展,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更能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放置到首位,能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身心,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體魄和心理狀態適應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