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穩
【摘要】音樂是啟迪心靈的鑰匙,為人類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其中,滿族音樂融合了許多民族音樂元素,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尤其對東北地區的音樂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深入挖掘滿族音樂中的文化價值,為東北地區音樂的傳承提供更大的空間。本文從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發展的現狀出發,提出了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對策。
【關鍵詞】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滿族音樂是東北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音樂作為農業社會的重要產物,但在保護與繼承的過程中面臨許多問題,急需加以解決。滿族音樂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對其收集、挖掘以及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初具規模,在理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仍然不足。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產業化發展是保證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因此,滿族音樂也應該尋求產業化發展。
一、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發展的現狀
滿足音樂對東北地區民間音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東北大鼓等說唱藝術形式,已經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從目前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產業化發展的形式來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滿族音樂研究員、各企業、各部門等都對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共同促進滿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一)宣傳力度不顯著
黑龍江省是滿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旅游資源優勢顯著,如果能夠借助旅游資源對滿族音樂進行宣傳與傳承,那么滿族音樂的產業化就會盡早實現。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借助多種渠道宣傳東北大鼓以及說唱等形式的滿族音樂,讓游客感受黑龍江地區的民族音樂魅力,不僅推動了黑龍江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而且為滿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目前旅游與音樂相結合的效果并不顯著,雖然黑龍江地區正在大力借助旅游產業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在與滿族音樂的融合方面仍然缺乏動力,主要是宣傳力度不夠,很多旅客在旅游時對滿族音樂的關注度并不高。
(二)缺乏展示平臺,傳承形式單一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物質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精神文明必然會得到發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滿族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目前,黑龍江地區在滿族音樂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展示渠道與平臺,比如節日歌舞表演、娛樂慶典活動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滿足音樂文化的發展。但是,滿族音樂展示的平臺以及傳承的形式仍然比較單一,難以實現產業化發展的實際效果。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傳承形式的開發,為滿族音樂文化提供豐富的展示平臺。
(三)滿族音樂的產品較為缺乏
音樂在傳承中不僅需要口口相傳,還需要通過開發音樂產品來豐富音樂的表現形式。在滿族音樂傳承以及與時代相結合的過程中,音樂產品還比較缺乏,比如,滿族音樂中擁有很多可挖掘的元素,可以借助錄制、出版、發行滿族音樂唱片等形式提升滿族音樂文化的商業價值,還可以借助制作電影插曲或者電視插曲等形式提升滿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力。但是,目前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對其音樂元素的挖掘力度還不夠,雖然流傳著《單刀會》以及《戰長沙》等經典的音樂形式,但在制作產品方面還有些欠缺。
二、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
東北地區滿族音樂文化在繼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與時代相結合,借助信息技術以及新媒體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政府部分應該加強對其的保護與傳承投入,從人員、資金以及技術等方面支持滿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首先,在思想上要開拓創新,借助民族音樂特色,將時代元素與滿族音樂元素有機結合,豐富傳播途徑,不僅要在旅游區進行宣傳,還要在網絡以及廣播電視等節目中進行宣傳。比如:將東北大鼓中《黛玉葬花》《黛玉悲秋》等曲目的唱誦方式制作成視頻的形式,通過網絡傳播與宣傳提升滿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力。其次,相關部門還應該在學校以及社區開展滿族音樂文化宣傳月、宣傳周等活動,為學生講解滿族音樂發展歷程以及與滿足音樂相關的故事等,提升學生對滿族音樂傳承的興趣。
(二)豐富傳播渠道,擴展傳承形式
滿族音樂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傳播渠道以及傳承形式作為保證。首先,黑龍江地區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在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應該將滿族音樂文化有效融入進去,創設出具有特色化的自然觀光形式與文化展現形式。在旅游景區內設置滿族音樂演唱平臺,聘請專業人士對滿族說唱藝術以及東北大鼓等進行演奏,并制作具有滿族音樂元素的旅游產品,比如,明信片、紀念冊、東北大鼓小樣、滿族音樂唱片等。其次,可以在每年的節假日舉辦滿族音樂文化展示活動,組織人員對滿族音樂文化進行展示,或者舉辦“滿族音樂表演大賽”“青少年滿族音樂比賽”等,提升全民參與度。此外,還應該建立健全文化產業的行業體系,在黑龍江地區搭建專業的滿族音樂推廣平臺,促進東三省區域文化產業的集聚效應,加快滿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交融與共同發展。東北地區可以借助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形式加強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對文化產品的共同開發,促進滿族音樂文化的發展。
(三)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當前社會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滿族音樂文化的發展與繼承也需要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高校應該加強對滿族音樂文化的教育與教學,設置專門的滿族音樂課程,讓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滿族音樂的演唱方式,增強學生的專業性。同時,制定滿族文化產業化發展人才培養計劃,促進人才全方位發展,通過對滿族音樂的研究以及對現代音樂形式的融合,創新滿族音樂文化發展形式,提升滿族音樂的文化魅力,深入挖掘滿族音樂資源,并將其有效運用。此外,在滿族音樂發展的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要積極借鑒我國其他音樂文化發展與傳承的先進經驗,比如京劇與說唱形式相結合的形式。滿族音樂傳承與發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擺脫束縛,實現共同合作、互動交流,讓滿族音樂走向世界。
三、結束語
滿族音樂文化的價值非常豐厚,它與民間文化的融合對音樂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文化的融合促進了音樂更加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在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淀中,滿足音樂文化成為東北地區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科技發展以及經濟進步的時代背景下,滿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要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創新發展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同時,有效借助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豐富傳播渠道,擴展傳承形式;此外,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滿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付裕坤.東北地區小學音樂教育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研究——滿族音樂的傳承[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2): 72-74.
[2]田園.淺談東北地區滿族音樂的發展源流[J].北方音樂,2014(6):23,26.
[3]張爍.滿族薩滿音樂的藝術特點及表演形式[J].北方音樂,2019,39(12):36-37.
[4]魚翔.“產教融合”背景下承德滿族音樂文化創新性發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