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片蠻荒的土地。荒涼的大山,空寂的野林,潮濕的云霧,發霉的礓土,歷史在這里留下的是一片空白。千百年來,它如同一個昏昏沉睡的夢,連上帝似乎也忘了將它喚醒。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才有一支身穿綠色軍裝的神秘隊伍,從茫茫大戈壁浩浩蕩蕩而又小心翼翼地來到了這里。他們頭頂云天,腳踏青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這默默無聲的大山溝里,用一雙雙長滿老繭的大手支起了第一頂綠色的帳篷,點燃了第一團現代科技文明的圣火!于是,古老蠻荒的山谷震顫了,野草叢中的小生物驚呆了,原本無欲無望、平平靜靜的山民們的日子也開始發生了莫名其妙的變化,漸漸有了生氣與活力、企盼與夢想,同時也有了哭泣與悲傷、驚恐與焦慮。
片段仿寫
【仿寫范本】
發射場的兩邊,有一個老人在雨中徘徊;還有一個老人,也在雨中徘徊。
兩個老人,一個胖,一個瘦。胖的是謝總,瘦的是任總。
兩位老總,都在觀天。
雨,還在一個勁地下個不停。兩位老總全身都淋濕了,甚至連花白的眉梢上,也掛著點滴水珠;兩顆怦怦跳動的心,在冷風中微微地顫抖著。
任總望著東方,手指在沒有胡須的下巴上不停地抓來抹去。
謝總看著西天,兩個手掌反反復復搓了又搓。
……
雨,越下越猛了。雨水順著兩位老人的鼻梁,默默地往下流著。但兩位老人凝望著即將起飛的“長征三號”火箭,一動不動。漸漸地,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完全浸透了兩位老人的眼眶。
忽然,一聲雷鳴從東南方向上空響起。
兩位老人的身子猛地一顫,然后對著夜空,孩子似的自言自語道:“怎么還打雷呢?怎么還打雷呢?……”
【范本分析】
火箭即將起飛的時候,居然下雨了,這實在是教人無比緊張。那么,作者是如何展示謝總、任總的緊張與擔憂的呢?除了運用動作描寫外,作者還重點運用了環境描寫。雨貫穿始終,越下越猛;人徘徊雨中,越來越憂慮。景物描寫與人物描寫雙線并行,交織一處。這一純熟細膩的寫作技巧,令人贊嘆不已。
【仿寫要求】
1.仿照范本,寫一段話;
2.盡量通過動作描寫和環境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