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要: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與深化改革的推進,國家對于反腐倡廉的力度也是不斷加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財務問題。所以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才顯得尤為重要,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是一個企業財務情況以及預算收支的記錄,同時也是監管部門對于企業監督指導的主體文件,完善了企業部門的資料核算制度,最重要的是會計決算報表為企業做出未來預算規劃提出了指導性的幫助意見,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本文將通過分析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的現狀,指出導致工作不力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將工作完善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策略研究
會計結算報表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年度末時根據財務工作的具體要求編制的具有總結性的資金收支報表,一方面是對本年度的財務工作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對下一年度進行資金預算,這樣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避免資金的盲目浪費以及過度開銷。會計決算報表工作是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分析的最基礎的書面材料,所以做好會計決算報表的整理總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完善此項工作也是企業財務部門得以高效運行的最主要成分。
一、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的現狀分析
會計決算報表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收支記錄的書面新文件,是財務管理最主要的基礎部分,所以,完善會計決算報表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現如今的大多數事業單位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收支平衡不實際,這就會導致企業資金流向不明確,甚至可能講本年的多余支出預算進第二年支出量,再者,支出定額標準有偏差是一些企業無論資金收支多少都按照定額標準去記錄,這樣就不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從而不能對第二年做出合理的運算預期。最后,賬實賬表存在不一致的現象,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加強對于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監督與約束力度。
二、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不力的原因
(一)薄弱的會計基礎工作
當代社會中許多企業都存在著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的現象,例如,會計管理人員工作交接配合不協調導致交接過程不完善,以及會計機構配置存在缺陷導致登記會計決算報表缺乏規范性,以至于最終不能使決算報表真實的反映企業單位資金財務狀況。總而言之,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是真實有效記錄財務狀況的最大阻礙,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下一年度單位做出預算計劃有著很大的隱患,會導致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缺乏標準化規范化,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決算報表不能發揮其真實的作用,企業無法將財務管理這一基礎做到穩扎穩打。
(二)滯后的會計制度法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原有會計改革之后的制度法規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當代會計行業的要求,不同企業為了適應社會背景的變化,各自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這樣一來,事業單位不僅對于如今的工作無所適從,而且由于不同企業改革措施力度不同,導致會計制度法規缺乏創新性與統一性規范化。另一方面,原有的制度法規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與社會背景都發生了改變,在新時代下如果仍然采用原有的會計制度法規,就會導致決算報表缺乏可靠性,出現偏差嚴重的結果。
(三)受制約的會計職能
從理論上而言,企業的財務管理應當全部交由事業單位的財務領導活動部門,該部門所管理的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具體的財務活動,這就導致了會計的職能受到制度的約束,從而不能突出財務管理的統一性與一致性原則。使會計職能的范圍變廣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決策層賦予財務領導部門更大的權利,實行其內部各自統一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統一與便利。但是現如今的大多數財務管理在事業單位中仍然沒有自己管理的權利,仍然處于從屬地位,實行上傳下達的命令,致使會計的職能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約。
三、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的完善有效策略
(一)加大對會計基礎性工作的管理
會計基礎工作是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會計決算報表真實可靠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加大對會計基礎性工作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是完善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工作的有效措施最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會計決算報表中允許出現資金收支不平衡的情況,這一方面表明了該企業的資金運營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會計決算報表的質量,資金收支不平衡是企業運營客觀性體現,這也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現存的問題,利于下一年度對資金流向做出合理的運算。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真實客觀的記錄企業資金收入與支出,此項保障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同時也為資金預支投向提供了一個可靠的道路,同時也要保證本年度的資金管理工作在本年年末完成,從而實現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
(二)完善國庫支付制度
現金大多數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績效,為了提高國庫集中制度的高效性與實際應用性,對于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與企業自身都有著很大的要求。首先,預算單位要完善支付管理體制,保障資金流動的安全性,堅持收入與支出分開管理,避免出現資金混亂的結果,同時對于直接接觸資金的管理人員要有完善的制約制度,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制定合理的監管體制,使得財務管理人員在承擔了相關責任的同時也獲得了企業相關制度的保障,從而從根本上保護了國家企業以及個人的經濟利益。總而言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一方面通過加強對于資金流向的管理力度實現了企業財務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資金流向更加透明化,從而從根本上保障了會計決算報表的真實性。
(三)加強對于會計工作的監督與約束
隨著企業管理改革發生改變,要求企業制定新的會計核算制度加強對于會計工作的監督與約束,管理人員應當在認真了解會計決算報表工作這一舉措的實質性之后,根據市場經濟對于不同行業企業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會計核算制度,為之后的企業審計工作做一個鋪墊。例如應該在稅收管理中增加一項增值稅款項,按照相關的政策全方面記錄企業每一筆資金流動去向,作為企業最核心的部門,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新時代之后的變化,對于資金收取也要區別于營業稅和增值稅,資金流動的記錄工作必須要細致,無論金額的大小都應該按照相關的制度合理運用。確立好財務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相互監督關系,保障資金流動的合理性與公開性,加強對于會計工作的監督與約束是保證資金安全的必要性因素。
(四)保障會計湊算數據分析
現在普遍存在著對于執行管理比較重視,而對于分析以及數據的總結重視程度不夠,所以,保障會計湊算數據分析是對過去工作的一個總結,同時對于之后一年度的工作更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以及資金流動去向的安排。各事業單位要在做好決算工作的編制外更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會計決算數據體制,最重要的是對于會計湊算數據分析,從而得出一些有實際應用性的建議,在對本年度企業財務管理的分析基礎上作出對于本年度的總結,從而提出下年度的資金收入與支出分開管理的具體資金預期流向,實現企業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結語
就上述分析,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然還有很多,例如,預算收支不平衡,支出標準定額有偏差以及賬實賬表存在不一致的現象。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會計制度法律法規滯后,無法順應當代的時代特征以及新市場經濟對于財務管理的要求,會計職能受到很大的制約使得財務管理工作無法實現統一性與一致性都會導致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制度工作不利的關鍵性因素。最后,可以通過加大對會計基礎性工作的管理實現企業資金的合理配置,完善國庫支付制度從根本上保障了會計決算報表的真實性,加強對于會計工作的監督與約束實現了企業資金流向的安全性,通過保障會計湊算數據分析進行下一年度的資金預期流向,實現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慧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體系的不足及改進[J].財會學習,2018 (9):147.
[2]穆雄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體系的不足及改進[J].中國集體經濟,2017 (19):111-112.
[3]鞠紅.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體系的不足及改進[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11):86-87.
[4]王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表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理財(經論),2018 (5):59-60.
[5]徐光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決算報告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 (5):9-13.
[6]成麗芳.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部門決算報表與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的異同之我見[J].財會學習,2019 (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