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秀
摘要:我國的經濟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并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于經濟管理中的企業會計管理作出了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執行決定。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執行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更加具體和嚴格。我國的國情與新租賃會計準則是相適應的,同時又與國際的會計準則趨于相同,其所包含的內容涵蓋了各個行業企業的經濟內容并能夠使用圖例進行實施的會計準則。新租賃會計準則較為符合科學的會計要素考慮、計量統計以及報告體系。本篇文章就針對新舊租賃會計準則的比較以及其對各行業的影響進行簡要的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新舊租賃會計準則對比;新租賃會計準則;影響
新租賃會計準則的頒布與實施主要是依據國家財政部所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修訂)》的內容進行執行。其主要是對于關鍵術語、租賃分類、融資租賃中承租人的會計處理、出租人的會計處理、經營租賃的出租人的會計處理以及售后租回交易的內容標準進行制定的。
一、新租賃會計準則的主要內容概述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市場中,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最大變化是對于承租人將租賃入表,而按照原租賃會計準則中相關的內容,承租人對于經營租賃是無需入表的,僅僅在財務報表中進行附注體現就可以[1]。
新租賃會計準則的結構總共分為八章,其主要的租賃會計準則內容是在原有的租賃會計準則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其中,主要的修訂內容為:原租賃準則當中對于承租人的租賃方式增加了明確的劃分,其具體的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并根據劃分采取雙重模型方法進行處理,將運用單一的資產負債表內確認使用權資產與租賃負債模型,其中不包含短期租賃和低值資產租賃。這一修訂對按照原租賃模式進行資產租入的承租人來講,會極大的增加其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其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也會存在財務信息含量上的差異,關鍵財務指標也會隨著改變,較大的增加了財務報表的分析難度。
在新的租賃會計準則當中,對于承租方來講,有了很大的根本性變化。按照新租賃會計準則內容來講,其所使用的所有權模型是要求在經營租賃資產時進行資本化處理,其對于會計準則的準確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使新租賃會計準則顯露出了嚴謹、協調等方面的特性。
在施行新租賃會計準則之前,租賃準則對于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方面是沒有一個準確的劃分的,相關的會計人員只能通過主觀的判斷來進行區分,也正是由于此點原因,在實際的施行過程中,想關于租賃方面的經營和交易非常容易被認為的操控。而在新租賃會計準則中,其關于使用權模型是單一的,明確要求統一承租人會計處理方法,有效的避免了人為主觀判斷所帶來的弊端[2]。
二、新舊租賃會計準則對比以及對企業所產生的影響分析
(一)對租賃業務的開展造成的影響
新租賃會計準則的規定中,對承租人入表的新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對租賃業務方面造成了沖擊。承租人必須要確認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而按照原準則,承租人對融資租賃是必須要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租賃物資產以及負債進行確認的,并且要在損益表上進行計提折舊,明確利息的支出。
新租賃會計準則規定不再區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這一規定的根據是在于承租人租入租賃物,對于租賃物的使用權利以及使用租賃物所獲得的經濟收益,其使用權的成本的準確計量符合對于資產的內容界定,其使用權是可以確認為資產的。而相對應的是承租人在將來對出租人的支付義務所構成的負債考慮。租賃負債的計量是對支付義務和租賃到期所預計的支付金綜合的價值體現,其與原準則的規定內容是保持基本的一致的[3]。
(二)租賃業務企業無法應用會計處理進行相應的豁免
根據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內容,承租人入表具有兩項豁免,其一是針對租賃期在一年之內的租賃業務,其二是根據租賃物的價值考慮,其價值較低的情況下,租賃企業的業務不管是在時間界限上還是在價值上都不會符合豁免的情況,這就導致了承租人無法獲得豁免權。但如果將租賃期原本為二年的租賃業務進行割裂成為兩個一年期,那么出租人就會相應的增加了風險的承擔[4]。
(三)對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的影響
1.對資產負債的影響。在原租賃準則中,對資產所有權較為重視,其主要是關注承租人是否等同于購買人。如果是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資金收入轉至承租人身上,那么承租人就等同購買人,而其租賃的資產也會被認定為類似購買的資產,在會計處理上會將其劃分到融資租賃,并將其列入資產負債表中作為租入資產和負債內容。
而新租賃會計準則內容是將是否對資產使用權進行控制作為會計處理的判斷依據,其要求承租人在租賃起始日期判定其與出租人所簽訂的合同是否具有租賃合同效力或包括租賃,如雙方中的一方讓渡了部分已識別資產使用權換取價值,那么合同則定性為租賃,要按租賃準則要求做會計處理。
2.對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影響。新租賃準則要求分別確認使用權資產的折舊和租賃負債相關利息這兩部分,且利息要體現在財務費用項目內。所以,新租賃準則將租賃費用的性質做出了改變,并導致對利潤表中的列報項目和利潤表財務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而對于新租賃準則中的承租人租賃所流出的現金總量并沒有做出調整。但其將現金量表中的經營和籌資活動進行了現金流出量的列示。根據新租賃準則內容,償還租賃負債本金和利息所支出的現金是要記入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當中的。
(四)新租賃準則還具有修改空間,租賃業務仍具備一定優勢
如果將租賃業務的性質轉變為服務,那么其不會受到影響。承租人在租賃確定為業務的條件下,其必須要確認資產和負債計量。但如果從租賃準則外來看待業務,將業務確認為服務性質而不屬于租賃,那么對承租人來講,業務是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做出體現的[5]。
而關于針對如何進行租賃業務還是服務的界定,新租賃會計準則對租賃的確認規定為承租人從可識別類的資產的使用獲得經濟的利益,并且其可以對資產進行主導的使用控制,其主要的有關因素是指:首先是出租人不具有實際的可替換權,實際的可替換權可以解釋為出租人有標的物可以進行出租屋的隨意替換給承租人,并且所替換的成本不高,例如集裝箱的租賃使用。其次是承租人具有使用方式以及目的地的決策權力,比如簡單的鐵路交通運輸。其三是指承租人具有一定的操作權力,例如船舶的租賃,承租人可以巨鼎船舶的使用目的,但不具備船舶的操作權力。這三種情況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租賃的痕跡,但卻不屬于租賃的定義范疇。所以在租賃確認上,對情況的分析十分必要[6]。在業務界定方面可以依照這三種情況進行合同內容和業務的結構上進行一些內容方面上的分析和考慮。
三、結束語
在新租賃會計準則的變動要求上,租賃業務必須要走專業化的經營路線,其需要在細分行業上進行專業化的經營實現。每一項租賃業務的條件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如果只考慮余值擔保的作用和公允價值上的確定購買對家以及續租條件,其每一項都會導致殘值風險的大幅增長,從此方面考慮租賃業務的經營還是要提高對資產的管理力度,并專注于專業化發展方向的考慮。
參考文獻:
[1]周巍.新租賃會計準則影響與應對探析[J].中國銀行業,2018 (11):91-93.
[2]曾晨.新租賃準則的財務影響[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8.
[3]袁霽虹.租賃會計準則改革的預期影響及適應性決策初探[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 (09):40-41.
[4]付藝.淺析租賃會計準則改革對承租方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市場研究,2017 (08):64-65.
[5]趙珍妮.租賃會計處理與利潤操縱[J].時代經貿,2017 (13):20-22.
[6]唐宇.對新租賃國際會計準則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7 (05):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