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萍霞
摘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對于構建節約型醫院,提高醫院資產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較多,造成了資產運行效率低下,將對醫院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梳理和剖析了目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在此基礎之上,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解決手段和對策。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醫院的固定資產對于醫院總資產而言十分重要,其數量、質量和組成在一定范圍內呈現了醫院醫療的綜合服務能力,與此同時,固定資產也約束了醫院醫療能力的發展。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發展與革新,醫療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其積累的固定資產也不斷增加,因此,合理購買和處置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率,最大化地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對于醫院的科學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賬務管理方面的混亂
醫院的組織形式相對而言十分特殊,其擁有數量龐大且形式各樣的固定資產。醫院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分散性,在專業設備上具有專業性。在此類情形下,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會涉及醫院內部的許多部門,導致容易在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進行審查時出現疏忽和遺漏的現象。若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出現模糊與混亂現象,則很難為醫院領導所作的決定提供有力的支撐,因忽視固定資產的管理,造成重復購買或閑置的嚴重后果。
(二)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不高
醫院的固定資產利用效率很低,主要是由醫院的自身原因引起的,其具體表現在:一方面,醫院內部的許多部門都要使用固定資產,各部門更注重各自內部的實際利用狀況,不考慮醫院現有的醫療資源,而是依照自身需求不斷增加新的醫療設備,加重了醫療設備重復購買,導致醫療設備出現富余的現象,因此使得難以充分利用每臺醫療設備,產生醫療設備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另一方面,醫院的固定資產在日常門急診工作量和住院工作量之間的配比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某種范圍內,工作量不足也會導致固定資產的低效使用問題。此外,醫院對固定資產管理沒有相對完整的規章制度,對整體財務支出關注更多,對其支出細節,諸如支出標準,科學的支出分類等,都沒有得到重視,這顯然更容易導致固定資產支出的混亂,進一步增添了其低效使用問題出現的概率。
(三)資產賬賬不符及賬實不符
會計會對財務進行集中核算,核算中心在處理固定資產的財務時,僅核算一級科目的固定資產。各部門需要增加或減少固定資產時,報賬人需在核算中心登記各部門固定資產的明細、信息卡片和審查登記等賬務。但有些部門的報賬人員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有時會出現未及時登記賬務或未設置相關明細信息卡片等問題。固定資產的管理以賬務與實際相匹配為目標,該目標需要正確核算固定資產的總價值,還需要賬面數與實物數相吻合,因此需要專人定期盤查和核對固定資產資產的實務數,落實資產管理責任人。
二、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方式的對策
(一)從思想認識入手
領導層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加大管理力度,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意識。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實行領導管理責任制,從全面、分管、部門三個層面確定好負責人,并明確相關負責人的責任范圍,定期對相關責任執行程度進行考核,將固定資產作為部門考核的重要指標,充分強化各部門對用好固定資產重要性的認識,完善并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相關制度,諸如固定資產的購建、保管、使用、維護等。安排相關人員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全面審查,將固定資產納入醫院工作目標。增強醫院各部門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落實各部門責任分配制度,醫院的領導層應充分認識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從思想上引導職工看清固定資產管理的戰略地位。與此同時,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購置、驗收、保管、使用、處置等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構建完整的固定資產入賬手續,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的合理性,強化固定資產的臺賬管理制度和固定資產盤點清查制度,以保證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能做到權責清晰、責任明確、流程規范、資產完整。
(二)基于新會計制度準則創新固定資產的管理思維入手
對固定資產管理來說,新的會計準則的影響主要與固定資產的折舊處理有關。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按照固定資產可以使用的時間長短,按照制度中規定的具體計算折舊方法進行計算,并進一步將折舊金額進行合理分攤。在新的會計制度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的核心指標是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率。控制醫院固定資產的合理增長率,使醫院固定資產的運行效率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醫院應借助先進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加強醫院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科學計提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累計折舊作為醫院醫療業務活動成本的重要費用之一,應正確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運行狀態,因此,醫院財務人員應借助先進的財務信息系統,研究科學的、適合本醫院的折舊計提方法。
(三)從管理制度入手
系統化、規范化、公開透明的管理體系對于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十分有益。因此,醫院需要著眼于管理制度,建立與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諸如購置、驗收、保管、使用、處置等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固定資產的相關入賬手續以及臺賬,定期或不定期地審查固定資產賬目和實務數量,達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的目的,并讓主要領導人對醫院固定資產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調離當前工作部門時,必須對該部門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這樣可以及時掌握部門負責人任職期間的固定資產流動狀況,可作為晉升考核的重要指標。建立一個完整且有效的固定資產購買監督和管理部門,特別是對于固定資產購買量大、金額多的大型三甲醫院而言,如果監督和管理制度不嚴格、不完善,則無法確保采購信息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極易出現貪污腐敗的現象。因此,為確保能夠正常開展固定資產購買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醫院必須建立相關的采購監管部門,實現既高效又廉潔并互相約束的工作氛圍。
(四)從監管和執法入手
一方面,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要強化檢查和監督力度,將固定資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值增值作為重點監督對象,及時發現監管和執法過程出現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強化醫院內部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內部固定資產調控制度,將固定資產的采購和出入庫的責任分配給不同的負責人,要避免一人身兼多職的現象發生,并組織專業人士定期或不定期地盤點醫院的固定資產,查清出現盤盈、虧損、報廢或損毀的具體原因,針對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并根據盤點時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和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
(五)從人員培訓入手
建立高水平管理團隊,并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體系中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相關人員的職業素質,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堅持會計人員持證就業;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評估體系,定期進行評估,做到獎勵和懲罰均公平公正。加強內部審查和監管,建立完整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內部審查在內部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內部審查的作用,首先必須將內部審查的地位提高,保證內部審查與其他職能部門相互獨立,以確保其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地位,內部審查的獨立和權威地位是有效實施醫院內部審查的決定因素。除了審查醫院的會計賬戶外,內部審查部門的職責還應包括核實,評估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以及執行醫院內各種組織結構的指定功能和效率。監管醫院業務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系統的要求,并向最高管理部門提出更合理的內部控制和糾正錯誤的建議。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準確處理好醫院的各項利益。醫院領導人要起到帶頭作用,積極遵守相關的財務制度和紀律,自覺服從監管,并幫助審查人員解決問題,消除監管、干預和壓力,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保護醫院國有資產的完整性。應用現代先進的管理方法,如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開發和利用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動態管理醫院固定資產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和動態地反映資產使用的變化,使醫院的資產管理走向信息化,現代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李敏華.淺談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J].當代經濟,2011 (1).
[2]張華.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4 (24).
[3]姜念旭.改善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