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孔榮
摘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和完善是績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筆者所在醫院運用預算目標的實踐經驗和實踐效果,分別從預算編制范圍、內容及級次、在績效評價中運用預算目標的具體實施過程、取得的具體成效三方面詳細介紹了醫院在績效考核中運用預算目標的相關內容,旨在為醫院實現績效考核創新,提升績效考核效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預算目標;績效考核;實踐;效果
一、醫院預算編制范圍、內容、級次
(一)預算范圍。為全院各臨床、醫療技術、醫療輔助、行政后勤科室。
(二)預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工作量預算: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實際占用床日(按疾病的嚴重程度,病危、病重和一般床日分別統計)、手術量和手術等。
2.資源消耗預算: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床日費用、床日藥品費、床日材料費、非單獨計價材料占業務收入比重、藥品收入占比、衛生材料收入占比等。
3.業務收入預算:門診收入預算、住院收入預算、其他收入預算。
4.成本(業務支出)預算:人員經費、藥品費、衛生材料費、固定資產折舊、提取醫療風險金、無形資產推銷、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5.固定資產投入預算。
6.項目預算(科教、創建等專項工作收入、支出)。
(三)預算體系和級次。全院按三級預算體系編制年度預算。其中院部編制一級預算,管理部門按職能編制二級預算,各臨床、醫技、醫療輔助、行政后勤科室(以下稱為預算單元)的部門預算為三級預算。
二、在績效評價中運用預算目標的實施過程
在此將醫院在績效評價中運用預算目標的實施過程具體介紹如下:
(一)明確績效評價的具體方法,并據此進行預算指標體系的構建。由于要在績效評價過程中運用預算目標,因此首先要明確的就是績效評價的方法選擇,只有方法確定,才能為后續的預算指標選擇等奠定基礎。當前我國績效評價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和關鍵績效指標三種方法,其中經濟增加值主要是以單位的盈利能力為核心進行評價,這與醫院的公益性相悖,因此可以在平衡計分卡和關鍵績效指標兩種方法中進行選擇。醫院在實施過程中選擇了平衡計分卡,主要是因為關鍵績效指標法在使用過程中在指標的選擇必須符合具體性、衡量性、可達性、現實性和時限性的SMART原則,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很難成功,而平衡計分卡則具有更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戰略目標清晰明了,能層層分解至醫院的各級責任中心、醫院具備實施平衡計分卡的比較健全配套制度、醫院具備成熟的管理組織和有效的溝通渠道等方面。
(二)預算指標的選擇。為了調整和優化住院收入結構,提高預算執行率,保證收入、支出預算完成,在制定2017年綜合目標考核方案時,我們考慮選擇一些預算指標作為績效評價指標,目的是提高考核單元在平時工作中的預算意識,為年度預算目標實現提供一定的保證。住院科室是醫院績效評價的重點,控制藥品、材料收入的重點也是住院科室,所以我們從調整住院收入結構的角度考慮,選擇了藥品收入占比、材料收入占比、醫療服務收入占比、人均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材料、檢查檢驗收入)、住院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藥費、平均住院日等7個預算指標列入住院科室考核方案。
(三)考核主體的確定。我們以預算管理部門作為考核主體,按預算管理工作分工,結合部門職責,財經部門考核醫療服務收入占比、人均醫療服務收入和住院次均費用,合理用藥管理部門考核藥品收入占比、住院次均藥費,醫用材料管理部門考核材料收入占比,醫務管理部門考核平均住院日。
(四)考核指標分類。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運用的平衡記分卡原理建立的,而平衡計分卡的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運營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所涵蓋的內容是各有差異的。在所選取的7個預算指標中,只有平均住院日與客戶維度相關,因此被列入顧客維度類指標,其他指標則列入財務維度類指標。
(五)擴大預算目標在績效考核中的運用范圍。醫院在2017年綜合目標考核方案的基礎上,擴大了2018年預算目標在績效考核的使用范圍,主要是按照預算管理職能,將主要費用項目預算目標,按照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作為對行政職能部門的考核內容;在醫療技術科室實行人均標準服務人次考核,這些考核內容均運用預算目標。
三、主要成效
(一)職能部門的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意識逐步提高。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對醫院管理人員來說,還是一個新工具,有一個理解、熟悉、積極參與的過程,以前編制預算時,職能部門認為預算編制后,主要用于財務分析,自身運用較少,參與積極性不提高。我們選擇部分預算目標作為職能部門對住院科室的考核指標,每月在考核工作中運用預算指標,職能部門在執行績效考核任務的同時,參與績效考核和預算管理的積極性也逐步提高。
(二)考核單元對績效考核的依從性明顯改善。以前,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基本是在上年實績的基礎上制定考核指標和標準,按照指標的屬性,確定一個增長或下降的幅度,作為具體的考核指標,在考核單元看來,往往形成不斷下降,或不斷增長,與科室的技術發展、病種結構脫節,考核依從性不斷下降?,F在因為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職能部門與考核單元就進行了充分調查了解、預測分析,在確定預算目標時考慮到技術進步、病種結構變化等實際因素,預算目標更切合實際,所以容易取得考核單元理解和支持,近年來對績效考核工作的依從性明顯改善。
(三)績效考核溝通效率顯著提高。因為職能部門與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職能部門之間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相互充分溝通,形成醫院的年度預算,包括了收入、支出、工作量、資源消耗等內容,以預算目標作為績效考核內容,減少職能部門與臨床、醫技科室之間,職能部門之間的績效考核指標溝通環節,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醫院經濟運行質量得到保證。實施預算管理以來,以預算手段控制收入和支出,醫院經濟運行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2018年實現醫療收入預算執行率103%,比2016年增長23%,成本支出預算執行率100%,比2016年增長29%,凈資產比2016年增長10.5%,藥品收入占比30.5%,比2016年下降2.1%,藥品和材料成本比重基本控制在40%左右,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比市內綜合醫院低15%,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在全省同級綜合醫院中處于較低水平。
四、體會
在全面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兩項重要內容,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67號),財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財社[2015]263號)等文件精神,我們在績效考核和預算管理工作中,充分運用其內存聯系,做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對推進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醫院管理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慧彥.公立醫院預算考核指標管理案例——基于某醫院預算績效考核發展的思考[J].財經界,2018 (07).
[2]陳昌娟.將預算目標作為績效考核指標的弊端[J].經濟管理,2016 (22).
[3]張仁華.以預算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和分配體系[J].中國醫院,2015 (1).
[4]蘇莉民.構建公立醫院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的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