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波
摘要:固定資產作為科研事業單位的核心投資和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必備物質基礎,對單位科研事業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國家對于科研戰略日益重視的背景下,科研事業單位將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的投入。如何更加合理使用固定資產,發揮更大的效能,是科研事業單位面臨的挑戰。從財務角度出發,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對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及內控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方式及資產內部控制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希望能對相關科研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及管理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及管理
科研事業單位屬于國家體系的一部分,承擔著為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提供服務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屬于國家性質的公益服務組織。固定資產本身作為一種具有有形固定特點的資產形式,在科研事業單位的作用是為了保障科研活動的順利實施。《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的權責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固定資產的歸屬從事業單位持有,變更為由政府會計主體控制,并在準則中明確了政府會計的控制范圍和標準。新規定不僅提高了科研事業單位作為會計主體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與對比直觀性,也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財務角度強化了固定資產的重要性。
一、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一)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弱化對固定資產的核算與評價
很多科研事業單位依托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但由于經費大多源于財政撥款預算收支安排,非自負盈虧,固定資產核算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沒有進行成本費用核算,沉默地存放于單位,清理處置不及時,久而久之形成龐大的固定資產規模。此種核算方式,必然缺少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費用的核算統計,難以形成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有效評價依據。
(二)重購置輕論證的情況普遍存在
很多科研事業單位在設備等固定資產購置環節,采購部門與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沒有有效溝通銜接,對購置的固定資產沒有經過科學嚴謹的規劃和論證,導致可能出現本來計劃采購A設備,結果采購了有類似功能的B設備。而固定資產的購置和使用,從功能上講可能失之毫厘可能就是謬以千里。如果沒有科學的內控措施,購置固定資產的運行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三)手續繁雜,導致驗收轉固滯后,核算管理統計不規范
固定資產從購置到使用,需要經歷眾多部門的審核、驗收過程,容易導致延遲付款、延遲記錄及延遲驗收等問題,從而出現固定資產從購置到驗收轉固一系列環節中,與會計核算中的明細賬目確認計量時間節點上的脫節情況。
二、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現狀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重資金管理輕實物管理的觀念意識存在。
(二)內部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資產從采購論證到購買、驗收、入賬、使用、折舊整個環節無法形成有效的閉合監控體系。
(三)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未能符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
(四)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運行效率不高,部分科研設備因性能不符或者某一科研項目完成后長期閑置。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需要改進的內容探討
新政府會計制度中關于固定資產的規定,主要是以月份為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真實性、及時性與完整性提出嚴格要求,目的在于客觀反映會計期間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確保會計期間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準確性。這就要求科研事業單位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按照規定進行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分類
按照《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和應用指南中關于固定資產的分類,將固定資產分為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類別,并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科研事業單位應該按照此分類標準對單位現有固定資產進行合理劃分。
(二)全面清查統計現有資產
科研事業單位如以前年度尚未開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應對現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并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合理劃分后,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賬,分別標注購置原價、使用年限、仍可使用年限等,明確現有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實時掌握科研事業單位現有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
(三)科學計量及核算固定資產折舊額
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根據固定資產的特定使用情況采取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法按月計量固定資產折舊額。
關于會計核算方面,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直接計入費用。新增固定資產當月開始計提折舊,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再計提折舊。
(四)堅持執行固定資產定期盤點
定期盤點有利于及時糾正固定資產核算中的疏漏,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固定資產盤點也是作為科研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有效評價手段之一,督促固定資產核算的真實準確。
四、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幾條建議
(一)去除“重購置輕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根據《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中關于固定資產的規定,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培訓工作,將固定資產管理納入財務及相關人員的績效考核范疇,以獎懲措施督促固定資產管理意識的快速形成。可以通過成立固定資產監督小組,對固定資產從購置計劃的提出到采購標準的確定,到選購、到驗收轉固直至核算分攤折舊等全過程進行不定期檢查,提高相關人員的重視程度。
(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形式
1.科學采用固定資產折舊處理方式
固定資產折舊方式代表著單位資源的損耗,采用適當的折舊方法可有效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績效,有助于科學技術研究的物質保障。例如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比較適合經久耐用,使用壽命較長的固定資產。而對于消耗型或技術更新較快的固定資產,則可使用加速折舊法實現資產的合理折舊和更新,確保科研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及時更新。
另外,必須建立標準統一的折舊依據,杜絕折舊年限設定的隨意性。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設定,必須按照常規該類設備的通用年限,結合行業給予的建議使用期限和科研事業單位的使用頻率等綜合考量,得出可操作的合理的折舊依據。在此基礎上,會計人員才能根據標準進行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核算。
2.及時清理處置固定資產中的無效資產
無效資產包括兩類,一類是超過使用年限并且再使用效率低下影響科研進度的固定資產;另一類是長期閑置且長遠觀察無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以上兩種情況應進行清理處置,提高資產的管理效能。
(三)加強固定資產內控管理體系建設
1.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分類,將符合規定的固定資產全部納入核算范圍。
2.建立嚴格的固定資產購置審核與采購流程
對固定資產的購置,啟動專業的評審:確定固定資產購置的合理性,杜絕重復采購行為和無效采購行為。確定固定資產購置的標準,杜絕采購隨意性。做到采購、招標環節的公平公正,確保固定資產購置環節的透明公開。
3.規范固定資產中無效資產的處置流程
未超過折舊年限的固定資產,不得隨意處置或者再行購買。無效資產的處理,必須經資產管理部門會同技術部門進行技術審核后得出結論,報批上級部門審批后執行。
4.建立與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設立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對科研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建立專人、專崗的歸口管理機制。
設立固定資產管理崗位,可以通過制度建設、加強日常管理,督促使用者對固定資產的合理養護,及開展定期盤點等行為,糾正固定資產的不合理使用情況,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損耗出具大致的時間周期,對因人為原因造成的固定資產損壞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不當使用造成的過度損耗要予以糾正。
五、結語
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于促進科研事業單位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將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有機結合,更好的促進固定資產在科研事業單位發揮效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廣大科研事業單位務必認真學習準則制度,按照要求規范執行。
參考文獻:
[1]郭媛嫣,陸學文,夏敏.財務視角下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 (03):7-8.
[2]蔡丹靜.基于內控視角的科研事業單位的項目經費管理[J].管理觀察,2018,38 (09):126-128.
[3]張烈俠.基于科研事業單位網絡財務管理內控模塊信息化建設的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8 (07):144-147+160.
[4]張旭霞.科研院所類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 (2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