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秋艷
摘要: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履行各項職能、維持正常運轉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要不斷優化固定資產配置,做到物盡其用,發揮固定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維護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固定資產管理流程設計是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必要保障。本文以A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為研究對象,圍繞如何符合國家規定、如何滿足使用部門需求、如何發揮固定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在原有流程的基礎上,完善適合A單位實際情況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一、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的重要性
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是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固定資產購置計劃、購置、入庫、日常管理、處置、編制報告等。合規合理、符合實際、科學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有利于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有利于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益,從而最終有利于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服務社會。
二、目前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某些事業單位存在固定資產未納入購置預算、沒有購置審批或審批不全、部分固定資產去向不明等問題。而引起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合規合理、符合實際、科學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因此各事業單位都要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設計出切實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三、以A單位為例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流程設計
A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涉及部門的框架為:最上層是中心領導層,在其下設置了辦公室、計財處、固定資產使用部門A、固定資產使用部門B、固定資產使用部門C等。
A單位是在京中央級事業單位,因此要嚴格遵循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涉及的資產品目(以下簡稱通用資產)由A單位辦公室進行統一管理。中央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標準未涉及的資產品目(以下簡稱非通用資產)由A單位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具體管理。
(一)配置計劃管理
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在全面盤點資產情況基礎上,根據職能履行和發展需要,依據資產配置標準,綜合考慮資產存量、增減變動和機構人員情況等因素,合理編制各使用部門的通用資產配置計劃表、非通用資產配置計劃表和編報說明,做到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
通用資產配置計劃表經使用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后報送辦公室審核,辦公室審核通過后報送計財處。非通用資產配置計劃表經使用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后直接報送計財處。
計財處復核各使用部門的資產配置表后,再經單位領導審核后報送上級部門,待上級部門批復。資產配置計劃一經批復,應當嚴格執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變更。
(二)固定資產購置管理
1.按批復內容申請購置
(1)通用資產
申請審批流程:各使用部門向辦公室提出固定資產購置申請,經辦公室根據通用資產配置計劃批復情況審核匯總后,報計財處復核,再報送單位領導審批。審批后購置,納入政采范圍的固定資產,嚴格按照政采流程辦理。
(2)非通用資產
申請審批流程:各使用部門提出購置申請,經計財處審核,報單位領導審批。審批后購置,納入政采范圍的固定資產,嚴格按照政采流程辦理。
2.驗收入庫
辦公室驗收通用資產后,向計財處提供發票復印件、購買合同復印件等資料,計財處將資產詳細信息錄入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中。辦公室再將相關固定資產發放各使用部門,同時辦公室登記通用資產的購置、領用詳細記錄。
各使用部門驗收非通用資產后,向計財處提供發票復印件、購買合同復印件等資料,計財處將資產詳細信息錄入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中。同時各使用部門登記非通用資產的購置情況。
3.及時進行數據維護及賬務處理
根據新增固定資產情況,使用部門增加固定資產臺賬;計財處在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中詳細錄入新增資產信息,并打印條形碼進行粘貼;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
(三)固定資產日常管理
1.日常維修
通用資產發生損壞,由使用部門向辦公室報送有關損壞詳細情況,辦公室記錄后聯系相關維修部門進行維修。其他固定資產損壞,各使用部門記錄后自行聯系維修方進行維修。原則上,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情況下,能維修后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允許新增購置。
2.定期盤點
每年年底計財處牽頭進行全面盤點,檢查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維修情況是否正常。若存在盤盈盤虧情況,各使用部門調查盤盈盤虧原因,形成文字資料,上報上級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3.對賬工作
每月月末,計財處、使用部門、會計人員進行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各使用部門資產臺賬、財務系統的對賬工作,做到賬賬相符。
(四)固定資產處置管理
1.固定資產處置方式。處置方式包括無償調撥 (劃轉)、對外捐贈、出售、轉讓、置換、報損、報廢、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
2.固定資產處置要求。設備、家具及其他資產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報廢標準或達到規定的最低使用年限。達到最低使用年限尚能繼續使用的資產,不得報廢。
3.固定資產處置審批權限。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賬面原值,下同)在800萬元(含)以上的固定資產,經上級單位審核后報財政部審批;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800萬元以下、200萬元(含)以上的,經本單位分管業務、財務的領導、主要負責人審核后,報上級部門審批;一次性處置單位價值或批量價值在200萬元(不含)以下的,由本單位分管業務和財務的領導審批,同時報上級部門備案。
4.固定資產處置申請提出。發生需要處置的固定資產,由各使用部門向本單位提出資產處置申請,同時附詳細清冊,申請中需說明資產處置的原因、資產原值和使用年限。對申請報廢的固定資產,由使用部門會同有關技術部門作出鑒定。
5.使用部門之間固定資產變動。由移交方提出申請,填報固定資產變動申請表,經接收方確認,報單位領導審批。審批后,計財處及時調整資產信息系統,有關使用部門及時調整本部門的固定資產臺賬。
6.固定資產處置收入處理。固定資產經審批同意處置后,由資產處置申請部門與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平臺的服務機構聯系,對已獲批準處置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在扣除相關稅金、評估費和拍賣傭金等費用后,按照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上繳財政國庫。
7.固定資產產權注銷。依據資產處置批復文件、資產處置交易憑證,計財處調整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使用部門調整其固定資產臺賬,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
(五)編報國有資產報告
每年年度終了,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編報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認真填報國有資產總體情況、存量情況、配置使用處置等管理情況、土地、房屋、車輛等重要資產信息等。真實反映國有資產總量、配置、使用、處置、收益等情況。
四、A單位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后新取得的成效
(一)辦公室能及時準確獲得辦公設備、家具的存量情況,從而掌握通用資產總量及人均使用情況,有利于嚴格遵從“厲行節約”原則,避免固定資產重復購置或不當現象,科學合理配置相關固定資產。
(二)加強了固定資產定期檢修與維護環節,嚴格控制固定資產購置。
(三)提高使用部門之間固定資產劃轉次數,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
五、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的建議
(一)結合實際制定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結合事業單位自身情況、所屬行業特點、國家對該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政策等實際情況,制定切實相應本單元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二)加強固定資產流程宣傳
可以用會議、培訓等多種形式,向各個固定資產使用單位培訓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強化每位職工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提高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的重視。
(三)嚴格執行已定固定資產流程
一旦固定資產流程制定下來,就要嚴格執行。使固定資產管理步入制度化、常態化。
(四)強化固定資產全過程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流程中要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是對固定資產“一生”的管理,即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管理。
六、結語
事業單位要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堅持國家各項有關固定資產管理規定,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流程,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并且要根據實際變化情況,不斷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合理保障固定資產管理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會卿.資產購置和處置的程序與辦法[J].時代金融,2014 (7).
[2]覃琳虹.淺析國有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固定資產內控制度的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 (22).
[3]劉冬玲.固定資產購置、管理及處置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2017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