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雁雁
[摘要]剪紙貼畫的創作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方法簡單易學。在教學中,要遵循原則,有效調控課堂,掌握正確的方法,注重興趣培養。學習剪紙貼畫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感受剪剪、貼貼的快樂,體會美術學習帶來的樂趣,而且可以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剪紙藝術的美,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小學低段;剪紙貼畫;美好情操;興趣小組
由于家庭條件有限,部分學生很少參加校外私人開設的各種收費活動班。其實,這些學生的內心對這類活動是渴望與向往的。學校注重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鼓勵教師積極在校園開設有特色的活動小組。在這樣的契機下,經過反復摸索與創新,開設了剪紙貼畫美術興趣活動小組。
一、適合小學低段學生剪紙貼畫的教學內容與剪貼方法
校園剪紙貼畫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主要針對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而設定。在活動中,剪紙貼畫興趣小組教學的內容確定為學生最為常見并喜歡的一些事物,重點在于貼近學生的生活。比如動物、植物、昆蟲、果蔬、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和自然風景等,這些都適合作為學生剪紙貼畫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有效利用這些內容,并為每一課精心設計好課題,學習內容對于學生來說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富有真情實感,所以學生特別喜歡,學習起來也特別容易掌握。
教學活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剪紙貼畫方法的教學。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各種物體的外形特征,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認識、了解一些基本和常見的幾何圖形,使學生在初步掌握基本形狀概念的同時,具備在剪紙貼畫的學習過程中運用這些簡單圖形鍛煉作品剪貼的能力。
二、校園剪紙貼畫教學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不論在教學的內容上,教師的講解上,還是教師的示范操作上,都應該是科學的,且符合教學規律與方法。
2.直觀性原則
根據剪紙貼畫教學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采取較為直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直接有效的學習途徑和目標明確的學習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方法及步驟。
3.循序漸進性原則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開展學習活動,逐步加大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得到穩步發展。
4.積極主動性原則
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持續、認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必須遵循積極主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剪紙貼畫教學要注重有效調控課堂
有效調控課堂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保證,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第一,堅持以生為本,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及方法,重視對學生學習內容的研究,探索適合學生身心特征和美術學科特點的學習內容。第二,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形成創意。第三,尊重學生學習美術的權利,關注每一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表現和發展。第四,注重美術教學中的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又注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四、剪紙貼畫美術興趣小組教學的手段及方法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既然是興趣小組,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結合實際讓興趣教學貫穿課堂。
1.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在剪紙貼畫興趣小組活動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并積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第一,兒歌導入式。在上《花兒開》一課時,可以自編小兒歌,積極帶領學生一同拍手朗讀,并鼓勵學生為兒歌配上動作,邊讀邊表演。這樣,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一起,從而激發了自主學習的興趣。第二,歌曲激趣式。在上《鴨寶寶》一課時,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結合學習的內容,播放兒童歌曲《小鴨子》《數鴨子》,積極啟發學生自由想象歌曲中小鴨子的樣子,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邊聽、邊唱、邊學、邊做,格外愉悅。第三,游戲模仿式。在《魚兒游》一課中,可以積極鼓勵學生描述自己見過的小魚的顏色、花紋及外形特點,帶領學生一同模仿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的樣子。在這樣的模仿游戲中,學生的興趣十分高漲,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第四,故事激勵式。在上《雪花飄》一課時,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結合學習內容,為學生講述《雪孩子的故事》。當聽到雪孩子為了救小兔子,自己卻被熊熊烈火融化掉時,學生顯得特別難過,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此時,要有效抓住時機,可以對學生說:“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剪貼一個更加可愛的雪娃娃送給小兔子,幫助兔寶寶重新找到快樂,好不好?”在故事激勵法的作用下,學生的活動熱情空前高漲,活動效果好。運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后,不僅使學生興趣得到充分激發,而且讓學生在良好的氣氛中體會到了美術學習的快樂。
2.營造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興趣
剪紙貼畫教室原本是一間廢棄教室,條件比較艱苦,可是這并沒有影響活動的熱情。反之,更加調動起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原因是教師以此為有效契機,在活動中積極帶動并鼓勵學生自主動手裝點美化教室。在這種自主展示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親手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在班級的墻面及展板上作為裝飾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的精心布置下,剪紙貼畫教室煥然一新,這一切使他們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成功感與自豪感,不僅利用有限的空間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提高了學習興趣。
3.加強指導,培養興趣
在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多一點耐心來指導,多一點耐心來表揚與鼓勵,多一點耐心來傾聽。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缺少足夠的耐心,就會使部分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低年級學生的手眼協調性還不是特別完善,所以,教師更應細致、耐心地給予具體幫助與指導。同時,還需提醒學生在應用工具上的安全問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發展學生興趣
教師總是喜歡從個人的喜好出發去評價學生,其實,教師應顧及學生的感受,增強他們的信心,引導他們帶著興趣開展學習活動。教師的評價應以賞識為主,積極尋找優點,并用真誠的心去表揚,用鼓勵的話去激勵,用期待的目光去要求。
5.創設展示的舞臺,保持學生興趣
為了鼓勵和表揚每一名參與活動的學生,教師除了在班級隨堂展示、評價學生的作品外,還可以積極利用學校和各種“陣地”來鼓勵學生。比如,學校的櫥窗、教學樓內的黑板、學校走廊的展板等,都可以用來展示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成果。
剪紙貼畫制作材料、工具極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簡單,集審美與實用于一身,深受學生的歡迎。剪紙貼畫將剪與貼有機結合在一起,是一項手腦并用的實踐活動。在校園內開設剪紙貼畫美術興趣小組,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想象與創造的空間,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陶冶美好情操。教師應努力和學生一起在剪剪貼貼中感受成長和快樂。
參考文獻:
[1]何 穎.小學美術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 2013,(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美術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崔永芳.小學手工課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美術教育, 2001,(02).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