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當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課程認識;立足基本學情,培養健康意識;尊重學生個性,改善心理素質;開展競技活動,激活運動細胞。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教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研究
眾所周知,體育與健康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基本體能、調節學生的情緒和心理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師對課程認識水平不足以及教學模式單一化,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投入到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研究之中,以便更好地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課程認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轉變,這樣課堂教學的主體更加偏向于學生,對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個性優勢具有積極作用。提高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質量離不開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師只有真正遵循新課標的要求開展教學,才能發揮出其課程優勢。當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中依然存在著對新課程理解不到位的情況,這也是教師對體育與健康教學重視不足的主要原因。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認識。除此之外,還應引導學生去了解體育與健康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愛上體育課,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應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提高學生對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識,我借助網絡使學生對新課程有了全面了解。以教學《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一課為例,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認識其基本原則,我非常重視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考慮到許多學生都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定的了解,我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運動員的雄姿,隨后開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與學生一起交流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認識,使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產生了學習興趣。在這一基礎上,我一方面介紹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以及新中國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以自我推薦的形式邀請幾位學生來講述自己所熟知的奧林匹克運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對體育與健康這一課程有了新的認識。
二、立足基本學情,培養健康意識
只有具備一定的健康意識,學生才能自主展開鍛煉,才能真正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并學會對自己的體能和精神進行適當調節。教師應立足于基本學情,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進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我擬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中涉及到學生的健康情況和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內容。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我把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滲透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跳躍”內容時,我把一些跳遠能力較差的學生集中到一起,讓他們明確正確的動作概念,為學生了解多種形式的跳躍訓練打下基礎。在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跳躍后,我又把學生集中到一起,以小組為單位采取互教互學的交流方式和分層遞進的組織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掌握了三級跳遠的技術。在帶領學生進行跳遠訓練的過程中,我還向學生介紹跳遠的諸多好處,如增加彈跳能力、增強平衡力、鍛煉下肢腰腹的力量等,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除此之外,我還向學生明確田徑的種類以及學生所適合的運動類型、將會帶來的效果等,從而使學生對田徑運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三、尊重學生個性,改善心理素質
由于受到先天與后天因素的雙重影響,學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直接影響著個體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機能。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個性化特征往往使學生在某一方面展現出超強的能力和水平,這種個性化的特征甚至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具有個性化的特征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到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氛圍中,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在這一基礎上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逐步具備健康的體質。為了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可以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彰顯自己個性的時機,引導學生去接受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并在運動中提高對體育的興趣,增強對體育的認同感。
尊重學生的個性,對于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為了解每一位學生所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我在體育課上分別為學生展示了跑道、鉛球、籃球、排球、足球等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自主選擇。這種自主選擇的方式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并使學生迅速做出了反應——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器材。從選擇的情況來看,男生大多偏向于籃球和足球,女生則偏向于排球。選擇結果的不同與學生的性別差異以及生活環境有很大關系,正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才使學生產生了不同的興趣與能力偏向。因此,在學生選擇完畢之后,我順其自然地對學生的選擇結果進行了登記,并按照人數的多少進行了分組。與此同時,我鼓勵學生對自己的運動能力進行展示,從而使學生在他人的認同中增強了自信心。顯然,這種自我選擇的方式正是尊重學生個性的表現,由于有興趣伴隨,學生就能夠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改善心理素質。
四、開展競技活動,激活運動細胞
傳統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重復性的動作訓練極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教師應基于這一教學情況,選擇更有激情和活力的競技活動,以此激活學生的運動細胞。高中生好勝心較強,而競技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競爭意味,所以,適當地開展競技活動,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運動細胞,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強調學生的安全問題,保證競技活動的安全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可以利用體育課和業余時間組織一些比賽,如排球、籃球、乒乓球等。在比賽中要求學生動作規范、遵守規則、服從裁判,要有不服輸、堅持到底的競賽精神。這樣的比賽對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有一定幫助,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乃至于以后的工作都會有益處。
例如,在“球類”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開展了籃球比賽,為了使此次競技活動開展得正規、嚴謹,我先向學生明確了基本規則,指出日常玩耍時常會犯的錯誤,從而提升了此次競技活動結果的嚴肅性。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我還告訴大家“安全第一,比賽第二”,并對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了介紹,以避免學生在比賽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展現出了不同于課堂之上的另一面,他們積極投入到比賽之中,運動細胞被有效激活。通過這場競技運動,學生們不僅全面放松了身心,還加深了彼此的友誼,并對體育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與健康是高中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發揮出其學科優勢,教師就應真正落實課標的要求,重視對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莉莉,陶士儉.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健康教學的欠缺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2]林叢文.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5,(05).
[3]朱寶玲.淺析新課改下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J].學周刊,2011,(10).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