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旻晨
【摘要】在我國的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能源與動力等相關產業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而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當前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在這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所以,要進一步有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有效構建綠色環保低碳型社會,培養創新性人才,已經成為迫切任務。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著重探究和分析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有效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工程創新能力等相關內容,希望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能源與動力工程 創新型人才 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培養
一、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首先,要想使能源動力工程專業學生具備更顯著的創新能力,就要著重培養其實踐技能。要想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教師就要進一步結合高校動能源與動力專業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和專業背景,設計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方案。首先,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場心理素質和決斷力,確保學生能夠在實際的項目中掌握更有效的專業理論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高校和相關企業,例如,鍋爐廠,熱電廠等與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相關的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盡可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邀請比較資深權威的工程項目人員到學校進行工程培訓和心理指導,確保學生們能夠在模擬項目管理過程中,有效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最后,由權威資深的工程項目人員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在高校的實踐教育環節中,要以實際案例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實踐的感知能力。針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而言,當前高校在實踐教育環節主要包括工程制圖測繪、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等相關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各項課程實踐中不斷培養其創新思維,引領學生在企業負責人的引導下,針對整體工程的概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從工程的流程源頭進行著重講解,一直到成品部分結束,讓學生們有大致的印象,確保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自身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要針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為了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以問題為導向,針對課程和工程中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篩選,進一步有引導學生更有效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二是把填鴨式教學進行切實有效的轉變,變成任務性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味的講,學生被動的聽,而是采取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師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具體內容安排相對應的任務,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所學,完成相對應的任務,然后針對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饋,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反思自身的所思所想所得,真正意義上確保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實踐的過程。
再次,有針對性的通過相關活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首先,要著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和安排各類專業競賽和創新性實踐項目,例如,“挑戰杯”競賽、人工環境大獎賽、制冷空調競賽、節能減排競賽,這樣能夠使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形成。其次,要著重關注實驗課程,確保教學資源向其傾斜。最后,可以使學生投入到科研活動中來,和導師進行通力的合作,一起實驗和研究,確保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得以有效培養。
二、校企合作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工程創新能力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十分典型的應用型專業,學生在學校完成專業學習之后,要走向各大企業,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進一步有效加強校企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工程創新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要確保企業引進人才和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融合,這樣才能使具體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高效性。在校企合作以及實訓的過程中,從根本上有效實現高校教育與企業發展雙贏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和協調,確保實訓工作能夠真正意義上平穩有序的推進,并進一步構建相對應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確保企業和高校人才培養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學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聘請企業的專家進行共同商議,共同設計和制定,這樣才能使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人才需求有效融合,實現無縫對接。一方面,學生了解了企業的用人標準和需求,就會在平時加強這方面的鍛煉;另一方面,企業作為新技術實踐的最前沿平臺,可以讓學生接觸行業內最新的技術,認清在校學習的方向和目的。
其次,開展校企合作,對學生實施定向培養。學校可以與企業以構建實習實訓基地為基礎,構建更科學合理的定向培養模式。企業派出專家來學校進行指導,學生學習企業要求的各種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學生畢業時,校企共同進行考核,合格者有進入企業工作的機會。
最后,高度關注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高校要與企業構建更加緊密的聯系,進一步引導教師深入到企業和工程一線進行實習鍛煉,同時可以聘請企業的工程師到學校進行指導。
三、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著重看出,高等院校作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搖籃,要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優化課程體系,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使人才培養途徑得到不斷的創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確保學校、企業、社會和政府共同努力,有效培養出具備創新能力的全新一代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仲偉峰,何小溪.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2).
[2]寧興旺.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6(18).
[3]樂平.高校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現途徑——我校人文類通識課程體系的初步構想[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05).
[4]田紅.“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29).
[5]盛亞琴.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分析及培養研究[J].文化經濟,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