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君 寧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中國畫以線定形、散點透視,通過特有的觀察方法,刪繁就簡、大膽取舍,形成了寫意不重形的完整體系,在世界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中國畫在歷史變遷和時代更替過程中,不斷地吸收、汲取新的元素,豐富自身的表達形式,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繪畫流派。
在進入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大數據時代,中國畫仍然以獨具一格的魅力占據著重要位置。例如,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畫中墨的干濕、濃淡、枯潤為環境藝術設計增添了韻味。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內國外的設計師對中國畫中元素的應用日益廣泛。
寫意畫和工筆畫是中國畫重要的繪畫技法。寫意畫通過豪放、灑脫的筆墨,簡練地描繪出物象特點,通過夸張的手法,概括性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計白當墨、意到筆隨,不追求具象的形態,而是充分表達出想象的空間。寫意畫對環境設計的重要影響就在于這種筆墨雖簡,但意境深邃的寫意手法,對環境藝術設計構造藝術氛圍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而工筆畫通過細致的筆工和嚴謹的畫法,準確地勾勒出物象的細節,層層渲染、細致入微的表達手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通過重復的元素,將設計效果表達到極致。中國畫技法對環境藝術設計產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寫意的手法從大局著手,構建環境設計藝術性的意境,再借鑒工筆畫的嚴謹之處,架構層次、刻畫細節,完善設計的整體效果。
中國畫的繪畫工具獨具一格,文房四寶經過時代的熏染,日益成了一種具有裝飾性質的藝術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過筆墨紙硯來渲染文化氣氛的手法經常用到;中國畫獨特的裝裱形式,包括中堂、小品、卷軸、冊頁、方斗、扇面、屏風、卷軸等形式在環境設計中也被借鑒到園林的漏景窗、植物假山的參差布局等諸多方面,現在在室內設計中也經常會運用屏風等元素來增添裝飾感或空間感,繪畫工具和裝裱方式的運用增加了環境設計的生動性。
中國畫不會受到固定視閾的局限,而是根據作者的需求從不同的立腳點出發進行作畫,充分根據作者的感受在畫中體現其見到的景物和見不到的景物,這種散點透視(多點透視)的方法在很多中國畫中均有體現,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根據作者的需求將真實的場景進行藝術加工,用獨特的透視方法既體現了近處的樓臺樹木,也描繪了遠處的縱深巷道,創作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將遠近事物通過相近的比例呈現出來,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達方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移步異景”就是充分借鑒了中國畫中“散點透視”的表現方法,具體表現在園林設計中時就形成了園林整體布景和局部構造的巧妙結合,讓人在行走其中體會到不同景色獨特韻味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整體的主題特色,增添了環境藝術設計的靈動之感。植物布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中國畫以獨特的布景技巧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加具有層次感和畫面感的布置靈感,設計者通過布景和留白的方式巧妙搭配植物,增加了設計的活潑性。
中國畫描繪的內容豐富多彩,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和山水畫三大類,涵蓋了神魔君臣、文人百姓、名山大川、溪流瀑布、花卉鳥雀等諸多方面。中國畫的元素在中國畫的發展中也充分將人文思想、文學藝術進行了有機融合,被賦予了諸多的文化內涵、美好寓意,如竹作為中國畫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可以通過真假竹、竹剪影等多種形式進行創作,在充分體現中國畫元素的同時,也為設計增添了寓意。
中國畫筆法上的頓挫、方圓和用墨上的干濕、濃淡,通過相互融合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多的用色可能;中國畫在用色上,又分為以紅、綠等顏料敷色形成重彩或淡彩的有色用色手法和相對于有色而言的只用水、墨作畫的無色手法。重彩畫敷色多用平涂的方式,通過三礬九染、層層相疊的形式,描繪物象固有的色彩,因為多采用朱砂、石青等礦物質色料,所以在表現形式上光影變化體現的較少,物象更為突出。淡彩畫在進行敷色的過程中注重淡雅的意境,通過花青、洋紅等水色敷染,手續簡單很多。環境藝術設計中鎏金描銀、濃淡相宜的表現手法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國畫中用筆和用墨的技巧,從而增加了設計的韻味感。
中國畫作為中華文化的結晶,蘊含著巨大的文化寶藏,具有不可估量的開發價值,設計師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充分地利用了中國畫中的繪畫工具、裝飾形式、構圖布景等元素對設計的作品進行不斷豐富,在繼承、發揚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推動了環境藝術設計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