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清
書法學學科的創始對于當代書法的發展而言意義重大,書法的創作、理論和教育諸領域均借勢于書法學科建設得以推進,30年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近年來,書法教育界、理論界對書法的學科定位和發展方向時有關注和討論,部分研究者呼吁:應努力推動書法成為一級學科,書法學術的發展和結構性提升是重中之重。[1]如何看待這一倡議,書法升格為一級學科是否必要和可行,以及采取怎樣的措施和建設方案,這些都是關系到書法未來命運的重要議題。
書法學要提升為一級學科,困難重重。首先,書法學的學科地位相比于其他人文、藝術學科相差甚遠。在目前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書法是特設專業,而非基本專業。2012年,國家對高校學科目錄和專業設置進行調整時,根據學科基礎和專業發展情況,劃分出基本專業和特設專業:基本專業是指學科基礎比較成熟、社會需求相對穩定、布點數量相對較多、繼承性較好的專業;特設專業是指針對不同高校辦學特色,或適應近年來人才培養特殊需求設置的專業。對于這兩類專業,實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基本專業每五年調整一次,相對穩定;特設專業每年需向社會公布,如果特設專業發展成熟,可晉升為基本專業,反之則有可能被撤銷。書法學歸屬于一級學科美術學,學科代碼是130405T,與中國畫(學科代碼130406T)同為特設專業,區別于其他四個二級學科(美術學、繪畫、雕塑和攝影)。因此,從特設專業到基本專業再到一級學科,存在明顯的跨度,需要長期的學科建設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一跨越。
其次,對照一級學科的設立要求,書法學科自身存在的問題明顯可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學位[2009]10號)中,第三章第七條對“一級學科”做出如下說明:“一級學科是具有共同理論基礎或研究領域相對一致的學科集合。一級學科原則上按學科屬性進行設置,須符合以下基本條件:(一)具有確定的研究對象,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理論、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二)一般應有若干可歸屬的二級學科;(三)已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在構成本學科的領域或方向內,有一定數量的學位授予單位已開展了較長時間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四)社會對該學科人才有較穩定和一定規模的需求。”[2]一級學科的調整每10年進行一次,須由一定數量的學位授予單位或國家有關部門提出調整動議,并依據上述第七條的規定提出論證報告,然后才能進入評議階段。對照第七條,書法學目前雖有基本確定的研究對象,在學位授予、人才培養以及社會需求方面,近年也呈現出迅速發展的氣象,但是在學科理論、知識基礎的建設上尤顯不足,至今未能充分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
目前在書法學學科自身建設尚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的情況下,倡議和推促書法學成為一級學科,是否切實可行?
首先,從書法的學科歸屬上來看,置于一級學科美術學之下,并不合理。不論是站在學科歷史和特性的立場,還是基于近百年來美術史著者的認知角度,書法與美術之間都有較明確的界限。有研究者對20世紀以來的美術史著作做過專門的調查統計,發現在39部美術史著作中只有19部將書法視為美術的一個門類,可見“書法是美術之一種”的觀念并不具有普遍性,進而指出:“‘書法是不是美術’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關涉到書法的本體定位的純理論問題,也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科歸屬的純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涵蓋理論和實踐、影響書法藝術發展方向的核心問題,是當前書法學學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3]這一判斷再次提醒我們,書法學學科升格的倡議有其現實出發點。如果繼續將書法學置于美術學之下,不僅會束縛書法學的發展,而且也意味著藝術門類的學科設置不合理。
其次,書法學的自身建設和學科升格,并非相互矛盾。以大學科視野引領學科建設,可促進學科體系內部的合理發展,這也是迎難而上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即以宏觀層面的架構和調整帶動微觀層面的重組和完善,在學科交叉、創新方面發掘潛力、開拓思路。書法學科自身建設,本應根據學科定位來規劃和發展。學科升格雖然未必能在短期內解決學科內部的所有問題,但此舉將使書法學的定位得以逐步明確,擺脫美術學下屬學科的尷尬,也有利于在更高的學科平臺上與相關學科進行對話,并爭取到更多的學術資源和支持,進而推促書法學的長遠健康發展。
書法學學科升格,并非完全不可能。書法教育界、理論界至少應充分考慮以下兩個背景:一是國家的文化發展戰略,二是我國學科制度的發展趨勢。黨的十九大召開,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目標和藍圖,強調“要客觀、科學、禮敬地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對其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補充、拓展、完善,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4]。中國古代書法不僅僅是一種書寫技能,它與漢語言文字、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審美價值判斷和人文精神等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們當有充分的信心去深入研究書法的歷史,發掘書法在當下的文化價值,延續本土文化的血脈并賦予它新的生命力。
我國學科制度的歷史變革,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增加學科門類,強化一級學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施行過四份學科專業目錄:第一份是1983年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第二份是1990年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一級學科由原來的72個增加到88個,二級學科由原來的654種減少到381種;第三份是1997年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包括12個學科門類,72個一級學科,249個專業;第四份是2011年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因增加了藝術學而成13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則增加到110個。此外,現今的學科目錄也不再列出二級學科。一級學科數量的增多和調整,以及二級學科的縮減和確保較大的靈活度,是基于對以往學科制度的反思,是針對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而進行的改革。為了避免學科劃分過細過窄,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才知識能力的偏狹,各學科之間打破原有的界限,經過新的融合、交叉,拓寬口徑,優化學科體系和結構。因此,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學科管理,成為我國學科制度變革的重要走向。從歷史來看,學科的劃分與設置并非一成不變,作為現代學科的書法學,身處于這一教育環境和體制,也當努力構建和完善學科結構,深化和加強學科內涵建設。
書法學的學科定位和發展方向,應切實回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和學科改革的趨勢。同時,應充分關注其他學科的升格,加以借鑒和參考,雖不一定照搬和趨同,但可以明確一些如何申報和建設的通則,以便在書法學學科建設方面作出適當的戰略調整。
精細化評價系統[13]從臨床管理系統中實時提取數據,采集到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醫療安全與質量、醫保與醫藥等客觀指標,經數據模型和智能算法對醫師行為進行科學評價,得到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服務能力與工作效率的綜合考核結果,作為薪酬分配、崗位聘任、員工晉升、培訓與教育機會的數據依據(圖1)。
其他學科研究者在進行學科建設倡議時,已明確認識到:學科設置作為規范人才培養和學位授予的一種分類,不可能沒有一定的學理邏輯,但這種學理邏輯不完全是書齋式的,而應該基于現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基于我國人才培養的實踐狀況、社會需求和未來發展。[5]相比于有較豐厚積淀的傳統學科而言,后起的新興學科在理論體系的成熟度上存在較明顯的差距,但他們是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所需而產生的。比如新升為一級學科的公安學、生態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護理學等,均體現明顯的行業取向性。[6]
書法學學科的倡導始于20世紀80、90年代,起步非常晚,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很難在學科深度和廣度上達到完善、理想的狀態。但是書法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較廣泛的社會基礎,即便是在中西文化激烈交鋒、“廢除漢字”呼聲此起彼伏的晚清民國時期,漢字書法仍然延續未絕,它既得到了像王國維、梁啟超、宗白華、鄧以哲等人在“書藝之美”層面的充分認可,同時在中小學基礎識字教育、文化藝術普及層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代的書法學學科研究和教育,也應兼顧多個層面、多種功能,而非只側重于狹義的藝術技能層面。對此,書學界已有一些思考,可為后續的學科建設提供啟發。例如有研究者將高等書法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劃分為專業教育、審美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三大塊,認為彼此應相輔相成;[7]也有研究者指出“書法教育是國民審美教育”,“書法的審美教育實際上是關于人文價值的教育”[8]。
書法學下屬學科的劃分和構擬宜簡明,不宜復雜化。作為一級學科以及下屬二級學科的構架,只要遵循通常的分類標準即可,如果分割得太細或過分強調本學科的所謂特質,將會人為地限制學科交叉的空間以及學科對話的可能性。現代學科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開放性,多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綜合,產生新的學科增長點和學科交叉地帶。大學科體系的確立與具體學術研究中的細密化、邏輯化不完全相同。比如語言學學科的建設,有研究者提出:在開始階段,語言學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設置宜粗不宜細,只需分設理論語言學、歷史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國際漢語教學四個即可,或者采取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原則上只設語言學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由培養單位自主設立。[9]再看藝術學門類下的現有五個一級學科,除了藝術學理論之外,其余四個基本依據學科理論和實踐運用來劃分二級學科,但也有一定的靈活度和兼涉多學科的特征。如舞蹈學的二級學科分為舞蹈學、舞蹈表演、舞蹈編導,音樂學也類似;而戲劇與影視學的二級學科就要更多樣一些,除了戲劇學、影視學、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這與舞蹈的三個二級學科的分類是對應的)之外,還有戲劇影視文學(也可視為文學類)、戲劇影視美術設計(也可視為設計類)、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設計學的二級學科,除了藝術設計學是“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是按具體運用和行業領域來分,還有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美術學的二級學科,除了美術學之外,繪畫、雕塑、攝影以及特設的書法、中國畫,這是按視覺藝術的種類來分(近似于設計學下的其中四類設計的分法)。上述二級學科的劃分和設置,從學理上來看,未必合理,有些是學科分支的不平衡發展造成的,有些則是因為社會對某些行業的特殊需要。如果書法學作為一級學科,其下屬的二級學科理應包括書法學、書法創作、書法理論這三個基本塊面,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科發展的新趨向和階段優勢加以增設和調整。
書法學學科建設和發展,一方面可從一級學科層面加以定位、制定發展規劃,另一方面理應注重學科內涵建設,形成相對完善的專業知識體系和堅實的理論基礎。這兩方面缺一不可,互為支撐。
注釋:
[1]胡抗美,劉鶴翔.作為藝術教育的書法教育——二十世紀書法學科危機與當代書法教育的展開[J].中國書法,2016(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moe.edu.cn/s78/A22/xwb_left/moe_833/moe_834/tnull_45419.html[2018-5-10].
[3]鄭敏惠.書法是不是美術——關于書法學科的定位與思考[J].書法賞評,2008(6).
[5]秦惠民,申素平.教育類一級學科設置探討[J].教育研究,2009(9).
[6]付八軍.學科制度改革與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對建設高等教育學一級學科的再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1).
[7]劉斌.高等書法教育的學科定位[J].藝術教育,2006(13).
[8]胡抗美,劉鶴翔.作為藝術教育的書法教育——二十世紀書法學科危機與當代書法教育的展開[J].中國書法,2016(6).
[9]楊亦鳴,徐杰.語言學應該調整為一級學科[J].語言科學,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