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大唐貴州發耳發電有限公司,貴州 六盤水 553000)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能源卻越來越緊缺,很多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殆盡。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與能源緊缺矛盾越來越突出,為應對這種局面,很多國家都提出了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各個國家都在積極發展能源產業,尤其是清潔能源產業,而電力就是其中的一種,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對電力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保、經濟、穩定等是智能電網所具備的優勢,與如今的市場發展需求相符合,所以,現代電網的發展趨勢必然是發展智能電網。
艾貝爾在2005年發明了一種通過群體行為原理協調大樓內全部電器的技術,這就是智能電網的雛形。如今,智能電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通常情況下,智能電網由新型儲能系統、智能發電系統、智能城市用電網等共同構成。雖然智能電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智能電網的概念至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權威的共識。
中國國家電力科學研究院對智能電網作出的定義如下:利用特高壓電網作為骨干網架,綜合利用現代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現代通信技術以及現代傳感測量技術等技術,高度集成物理電網,這就是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可以使資源優化配置需求和用戶的電力需求得到很好的滿足,可以使電力供應的經濟性、環保性、穩定性得到保障,使電能質量和供電效率得到提升,更好地適應電力市場的需求[1]。
當進行電力施工時,離不開技術設備,若電力行業所使用的技術設備性能較低,則會對電力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造成影響。從當前的情況來講,電力行業所使用的技術設備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維修、保養設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所以,一些供電公司不愿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投入資金來維護設備。一些電力企業沒有構建完善的設備維護體系,久而久之,電力企業的技術設備產生了嚴重的老化問題,使設備性能嚴重下降[2]。
由于電力系統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所以,中國正在積極努力的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之智能電網優秀經驗,對智能電網的技術水平進行提升。當前,我國主動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應用智能電網,在開展電力工作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利用先進的設備,而且需要有較高專業水平的工作人員。但是,中國還沒有構建完善的電力人才培養體系,有些工作人員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些工作人員甚至沒有相對應的資質證書就上崗。所以,中國一定要大力培養電力專業技術人才,從而使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提升,使技術人員缺乏專業素養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中國的電力系統基本上實現了全面覆蓋,因為東部區域和中部區域的地形較為平坦,電力企業可以較為容易的展開智能電網建設工作,而在西部區域有著較為復雜的地形,再加上其余方面的因素,對電力行業的智能電網建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施工缺乏規范性。科學、有效的施工規范可以對智能電網的建設進行很好的指導,然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由此導致了施工質量、施工效率降低;第二,缺乏完善、科學、有效的權責制度。在構建智能電網的過程中,應當把責任徹底的落實到每人。但我國在這方面還不夠完善,由此導致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受到影響。
智能電網的核心技術為智能調度技術,利用該技術可以進行合理的調度管理與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避免故障范圍的擴大。
該技術涉及到了非常多的電子設備,例如電子電力控制器、智能表等[3]。
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應用智能電網可以很好地解決復雜的問題,實現優化調度與智能化調度,更好的管理電力系統,而且可以與最小的成本滿足電網規劃的需求,在實施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的過程中,智能電網可以實現自動求解,找出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應用智能電網可以對系統故障進行自主查詢,而且在安裝設備和線路時,選取最為合理的線路,主動找出最為有效的供電線路。另外,在解決故障的過程中,智能電網可以有效的監控和管理供電系統,能夠實現自動化查詢故障,由此可以使故障的排除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為解決故障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把問題及時的解決。
智能電網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可以遠程傳輸數據,并且可以利用有關的監控設備,全天候的監控供電系統。工作人員對主機界面進行操控,可以自動檢查供電系統。在檢查的過程中,智能電網可以對電力系統運行是不是穩定、電力系統內部所有器件是不是存有問題進行自動檢查,如果發現存在問題,智能電網就會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并且向主機傳輸信息,供電公司通過反饋的信息及時的制定解決方案,在發生故障以前及時的把故障隱患排除[4]。
在電力技術及電力系統規劃中應用智能電網可以使電力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管理難度減小,使我國的電力技術和電力系統取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