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雷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新城校區(qū),江蘇 淮安 223002)
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音樂教材中的二聲部作品也慢慢多了起來。但是一直以來的音樂教育模式中,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單聲部歌曲,在合唱中缺乏聲部之間的配合,導致音色、音量參差不齊,影響了合唱整體效果?!赌罟枢l(xiāng)》是蘇少版初中音樂教材中一首比較經(jīng)典的二聲部作品,但是由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局限,在合唱中難度較大,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慕虒W指導,讓學生在高中部與低聲部的分別訓練中,逐漸合成,在聽與唱的過程中完善合唱技巧,提高二聲部作品的表現(xiàn)力。具體來講,在《念故鄉(xiā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二聲部作品的特點做出如下設計:
二聲部在《念故鄉(xiāng)》的演奏中貫穿始終,其中低聲部節(jié)奏鮮明、旋律感強,學生掌握的效果較好;但是高聲部部分的演唱明顯不理想,其中B段的低聲部與高聲部是一個三個音程的平行推進,一些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其中技巧,尤其是在不同聲部的合成中,干擾因素增加,使得學生在音準、音色、音量等方面控制的弊端明顯地暴露出來。針對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演唱現(xiàn)狀,根據(jù)《念故鄉(xiāng)》二聲部旋律的特點,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挖掘,并拓寬課堂訓練資源,提高學生對高聲部的掌握效果。具體來講:第一,立足教材內(nèi)容,對二聲部作品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學生在《念故鄉(xiāng)》中的表現(xiàn),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是具備合唱潛力的,但是這其中學生的個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基于此,教師可以先進行分別教唱,讓學生逐漸掌握高低聲部,尤其是高聲部的表達特征,即用柔美、連貫的聲音演唱A段,而在B段的高聲部部分,利用譜例為學生做好示范,如欣賞《思鄉(xiāng)曲》,體會其中意境,感受其中變奏的手法等,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語言的理解。第二,靈活運用教材,指導學生技巧,在《念故鄉(xiāng)》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應該局限于教材,而是應該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教師可以演唱一個聲部,用鋼琴伴奏另一個聲部,為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能夠有所依憑,進而在聽與唱的過程中提高技巧。第三,拓寬課程資源,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二聲部作品欣賞,為學生播放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律動,體會音樂帶給人的親切而自然的情感,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二聲部作品的合唱訓練中來。
在《念故鄉(xiāng)》的二聲部演唱中,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低聲部,還需要在高聲部保持穩(wěn)定,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指導是必須的。由于初中生大部分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育,對二聲部作品的把握比較粗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得不“牽”著學生向前走,而這就使得課堂教學失去了靈活性,許多學生在單調(diào)乏味的二聲部作品訓練中失去學習的興趣。針對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二聲部作品的運用需要建立在學生主體的基礎上,只有讓學生真正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從而提高高低聲部的表達效果?;诖耍凇赌罟枢l(xiāng)》的教學與設計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音樂體驗活動的設計,例如在“音樂沙龍”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jù)學生二聲部訓練效果提供欣賞作品,在分析、歸納、總結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二聲部合成的技巧,以擴大自主探究空間,強化音樂體驗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高聲部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并耐心做出指導,以打破師生之間的隔閡,調(diào)動課堂參與積極性。
在《念故鄉(xiāng)》的二聲部合唱訓練過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雖然在技巧上能夠很好地控制聲部的合成,并在合唱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素養(yǎng),但是在音樂情感呈現(xiàn)方面卻存在一定的欠缺?!赌罟枢l(xiāng)》的主題是思想祖國,在表現(xiàn)中管弦樂器利用一連串的和弦吹奏出如泣如訴的鄉(xiāng)愁,并在濃郁的氛圍中表達對祖國的深切懷念?;诖?,在初中二聲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通過作品背景介紹調(diào)動學生情感;另一方面還應該通過二聲部的特殊表達效果,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從而提高對《念故鄉(xiāng)》這首作品的體會與表達。
總之,二聲部作品是演唱者體驗合唱魅力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從《念故鄉(xiāng)》的教學設計中,我們能夠看到二聲部作品在完善音樂教學過程,強化學生音樂體驗方面的作用?;诖?,初中音樂教師應立足合唱教育,挖掘二聲部作品在合唱訓練中的運用價值,并利用嚴格而科學的訓練,指導學生逐漸掌握二聲部合成過程中對音準、節(jié)奏、音色、音量的控制,從而提高合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