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躍普
(石家莊師兄弟土地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從宏觀角度來看,新時期我國國土空間規劃仍然存在著立法較為滯后,法律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等多種問題。雖然說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與國土空間規劃相應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文件,并從多個角度對相關工作的開展進行了規定,然而整個體系仍然不夠完善和健全,不管是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來看,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與缺陷。我國國土空間規劃仍然缺乏相應的國土資源規劃的主體法律,導致整個立法過程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同時多級法律體系仍然不夠配套,可操作性較低,法律體系的內容較為籠統,缺乏相應的要素,配套的體制建設也不夠完善,很多工作想要順利開展都需要政府給予支持。另外,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規劃的貫徹與落實機制仍然有待完善,很多規劃之中生態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這也是當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
從橫向角度來看,新時期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綜合性規劃不夠完善,多種規劃的協調性較差,很多部門不夠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導致相應的工作無法得到順利的貫徹與落實。而從我國空間規劃的發展歷程來看,各個部門的規劃設計內容不同,然而其中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一旦從橫向角度出現崗位職責劃分不清的問題,就會導致整個規劃體系的混亂,缺乏應有的秩序性。另外,當前國土空間規劃之中也存在著缺乏統一的編制與實施規范的情況,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的部門往往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而這也就導致多種規劃編制工作與實施存在著錯位的情況,很多部門在土地使用的功能與布局上也缺乏深入的協調與溝通,導致編制工作存在著不同步的情況,甚至產生了規劃編制脫節的問題。另外,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落實時,很多規劃往往難以做到有效銜接,規劃工作之中往往存在著內容重復和安排沖突的問題,這更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順利實施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由于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各個部門對土地的使用情況往往缺乏有效的統籌,這也導致測土地供需的矛盾日益沖突。目前我國年平均建設用地的需求在70萬到80萬hm2,二十幾上年平均可用的建設用地與需求量嚴重不符。另外,由于我國很多地區的國土空間使用會受到地形條件以及資源條件的影響,導致其無法得到順利的開發。除此之外,我國的土地空間規劃往往在理念和內容上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整體理念過于重視國民經濟的增長,而忽視了社會發展與民生問題,就算在已經要求將國土空間規劃與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產生緊密聯系的今天,仍然有很多規劃的相關內容過于注重形式,缺乏可實施的具體措施,這也就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能夠對規劃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使其能夠滿足當前階段我國國土空間使用的根本要求。
想要使國土空間規劃的執行效力得到全面提升,就需要一套較為健全的從頂層到基層的法律法規制體系。這也就要求能夠從憲法層面出發,加入促進區域統籌發展以及調控區域差距的規定,使國土空間規劃能夠有著更加堅實的法律地位。同時要能夠構建全國范圍內使用的國土空間規劃法律法規體系,使其擁有最高且最基本的法律效率,從而達到統領全局,推動各項相關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目的。同時,也要對多種功能區域規劃、土地規劃、城市與鄉村規劃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法律效力加以明確,使其剛醒地位得以體現,防止出現違反法律進行土地資源使用的情況。
國土空間規劃應該從實際出發,確保其能夠實現應有的功能和意義,并從縱向角度實現其上下的相互交流,進而使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得到健全和優化,確保其能夠對基層的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之中,應該能夠加強縱向之間的聯系,國家與省級規劃應該更加側重于規劃的宏觀性與側重性,從而為地方規劃進行大方向上的引導;地方規劃也要做好上下的溝通與交流工作,結合國家與省級規劃的主要內容與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更符合實際需求的規劃體系,同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也應該加強橫向協調,使法律之中各個規劃的從屬關系能夠保持一致,做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使其標準更加統一,進而使整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能夠滿足三規合一的具體要求,實現生態、社會濟的安全發展。
從我國目前規劃的橫向與縱向之中存在的問題來看,相應部門更應該確立工作重點,從全局的角度進行方針政策的制定,并在發改委的全面領導之下,從三規合一入手,對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的多個部門進行大力的協調,將國土空間規劃之中存在的多種矛盾進行解決,減少重新設立部門導致的結構體制臃腫的問題。同時也減少部門合并的問題,防止出現權力過于集中而造成的腐敗現象。應該通過公開研討會和聽證會的形式來采集當地群眾的意見,不斷的加強公眾對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從而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開展贏得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
綜上所述,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是確保我國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只有各個部門能夠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和工作方向,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加以正確認識并建立可行的應對措施,才能使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得到全面提升,使相關工作的開展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必然特征,充分發揮其協調性作用,推動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