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晗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第二中學,浙江 金華 322300)
在高中德育教學中經常出現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現象,在目前高中德育教學中可看出高中的道德標準與行為標準有很多,有關德育方面的書籍也有很多,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用這些書本知識對學生進行灌輸,要求學生的行為,但由于學生自身沒有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應用的卻很少,從而出現空談德育的現象,即使有些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其中還有很多只是形式化、機械化的實施,導致德育教學在學生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教師只關注校園以及家庭對學生的影響,而對學生自身的思想嚴重忽略,沒有做到充分的了解,導致德育教學質量大大降低,高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是不能過于死板,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不同思想,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教學,通過了解學生的需求,完善德育教學體制,加強德育教學的意義。
在高中德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過多的使用成人觀念與標準進行規范與約束學生,導致高中的德育教學嚴重脫離實際,與高中學生的成長需求與年齡特征嚴重不符,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并未處于主體地位,因此,在高中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引導與幫助學生主動進行接受德育知識,從而提升德育教學質量。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時,不應將校園教育作為唯一的教學途徑,這樣會導致德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應在家庭、社會以及學生群體中進行德育教學,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在院校進行的德育教學,對其他的教學方式嚴重忽略,從而使高中德育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很難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高中德育教學不是要求學生遵守一些行為規范,進行對學生進行集中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學生產生嚴重的抵制心理,排斥德育教學。
在傳統的高中德育教學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是一味的向學生灌輸思想道德知識,教師方式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乏味,德育教學模式過于成人化,只是單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并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同與教學方法,對學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進行高中德育思想教育是,教師的思想觀念決定著教學質量,因此,高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高邊傳統的思想觀念,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可有效提升德育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德育思想。
在對高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以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教師不應只是一味的為學生灌輸知識與思想,不能硬性的規定學生應該學習什么、如何去學、如何去做,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了解學生的感受,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若學生的地位被忽略時,會導致學生出現一定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現對教學的排斥心理,因此,德育教學應將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鼓勵以及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讓學生自主并快樂的學習。
在進行高中德育教學時,不應該將德育教學作為一節課,而應該是一個系統教學工作,設置相應的德育教學管理工作與管理網絡,將教師、家長、學生以及社會融合在一起,不僅應重視校園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還應將三者有效的結合,相互配合,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其中家庭教育時學生接受最早,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模式,在學生步入校園之前主要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學生是在父母給予的家庭教育中成長的,父母日常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應為子女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幫助子女可以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社會行為與言談舉止是子女的一面鏡子,對子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提升高中德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應對教師的綜合思想素質進行培養,從教教師的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增強教師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使教師將教學與育人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避免出現只教學而不育人的情況發生,對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培訓,從而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德育工作的經驗,提升教師的德育管理工作的能力,保證高中德育教學可以順利的實施。
總之,高中德育教學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應用,各高中院校應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應將校園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