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新疆省阿拉爾市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師素質應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教學能力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四個方面。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增強自身素質的體會。
(一)政治定位。
政治教師的任務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這一任務決定了我們在教學和教研中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學生們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增強,參與意識提高。他們不僅注意對書本知識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別關注社會問題,如現在搞市場經濟還要不要雷鋒精神?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還存在腐敗現象?國有企業不景氣的原因何在?為什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選擇私有制?等等。如何正確對待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這涉及到政治立場問題。如果我們回避甚至拒絕回答這些問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育功能就無從談起。
(二)事業定位。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時下,教師待遇較低,加之社會上一些人對教育還存在某些偏見,對教師缺乏應有的理解和支持。因此,部分教師只把教育工作簡單地等同于一般的謀生手段。這樣必然對教育愛不起來,提高教學效果隨之成為一句空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的教育事業興旺與否,是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能否繼往開來的大事。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教師這一職業當做事業去追求,達到職業與事業的一致。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熱愛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
(三)人格定位。
人格魅力是人們自身構建在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基礎上,源自于道德品質等方面的一種特別能吸引人的力量。紅軍長征途中,某部路過云中山時,一位同志穿著單衣凍死在一棵大樹下,有的同志憤怒地要找軍需處長,站在周圍的同志們含淚相告,這位凍死的同志就是我們的軍需處長。他把能發的東西都發給了大家,卻沒有給自己留下應得的一份。這是何等撼人心魄的人格力量!
(一)要高屋建瓴,時刻站在時代高度。
當前,我們必須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實踐需要。我們正處在世紀之交的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沖擊著傳統教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課題:怎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未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驅使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站到時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
(一)要“身懷絕技”,具有一定業務專長。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絕不是一件件能夠填滿東西的容器。所以,一個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僅體現在傳授知識的本領上,更體現在學生被喚醒和被激勵的程度上。教師的專業水平高、功底厚,對教材爛熟于胸,運用教學方法得心應手,講解時灑脫自如,效果自然會好。而要想達到這一點,教師必須邊教、邊研、邊學,努力充實和更新業務知識。
(二)要兼收并蓄,拓寬知識面。
贊可夫說得好,大范圍“擴充教師的科學知識量,幾乎成了提高學生知識質量和提高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條件”。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浩如煙海,教師單憑原來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用的。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須有長流水。那么,如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我想關鍵在于一個“勤”字:勤讀書、勤看報、勤學現代新知識、勤寫讀書筆記、勤做資料卡片。一個“勤”字將引來源源不斷的“知識之活水”。
(三)要刻苦鉆研,掌握精深的教育理論。
一個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就得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教學對象、教材、教學方法等。而研究教學對象就不能不學點青年心理學;研究教材就必須要懂得教材教法知識;研究教學方法,就得學習教育學理論。我們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教育理論,才能提高教學藝術和教學實踐的自覺性,才能在教學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使樸素的教學認識得以深化。
(一)真品,即當一名合格教師,力求不出偽劣產品。走上教育崗位后,我全身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努力對所教學科知識有較為系統的把握。上課內容求充實,基礎知識講落實,習題訓練求扎實。由于我教學工作踏實,學生的學習成績穩步提高。1984 年,我所帶的班被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我也被評為張家港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二)精品,即當學者型教師。這正是我為之努力的。學者型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對所教學科知識有相當的造詣,且已形成自己的知識觀和教學思路,并能把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教學藝術漸入佳境,授課條理清楚,語言簡潔,富有美感。
(三)神品,即當教育藝術家。這是我終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教育藝術家,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特色。對所教學科知識有獨到的見解,對整體知識能嫻熟把握,并可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習者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在教學中能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置于整體知識體系中;將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和科學的授課方法融為一體;有一定美學的理論造詣,有高格調的藝術修養。
(一)健康的身體是其他素質的載體。
沒有健康的身體,其他素質再好也會因健康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工作,不能發揮其作用。一個人只有不斷加強體育鍛煉,才會有健康的體魄,才會為教學和教研注入充沛的活力,才能體會到教書育人真是“苦中有甜,樂在其中”。
(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
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的心理具有兩極性。從心理引起積極狀態還是消極狀態、是提高還是降低人們的活動能力看,表現為增加與減少的兩極。積極心理如樂觀的情緒、良好的心境,能提高人的生活和心理活動的能量,對教學與教研有增力功能;消極的不良的心理,抑郁自卑的心理,則抑制人的能力的發揮,對教學與教研有減力功能。一個人應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境,做到即使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困難或挫折,甚至失敗,也不會氣餒,依然朝著既定目標,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