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瑛
(遵義市紅花崗區中等職業學校,貴州 遵義 563000)
中職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推理與化學模型的構建與認知能力,自主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并能夠在將化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通過在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化學知識的宏觀辨識及微觀探析結合在一起。對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化學信息收集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化學課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將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化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質疑、合作與創新的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態度,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與競爭的精神。通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主動合作的意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幫助學生從宏觀與微觀方面來認識化學現象,提高中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由傳統的培養學生知識能力轉向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
在傳統的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主要以知識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傳統,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實踐技能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傾向,需要從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出發,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獨到、新穎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氨氣物理特征”這一知識點時,根據氨氣易溶于水的特征,教師可以做氨氣溶于水的“噴泉”實驗,引導學生利用氫氧化鈣與銨鹽的反應來制取氨氣,采用燒瓶來收集氨氣,并按照教材中的“噴泉”實驗要求進行實驗,如果學生收集氨氣的燒瓶不是十分干燥,這樣就不能有效的實現“噴泉”的效果,這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如何有效的分析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采用得到利用的“噴泉”的效果,讓學生在圓底燒瓶內滴入2~3 ml的濃氨水,并搖動燒瓶,使得濃氨水均勻的分布在燒瓶內,然后迅速的倒掉濃氨水,再實驗的要求重新進行實驗,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噴泉”效果,而且采用這種方法比教材上的方法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通過這個實驗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化學課程學習中,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同時也轉變中職化學課堂的教學方式。
化學實驗是中職化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中職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前,需要合理的創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情境,充分利用中職學生好動的特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析,要求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明白需要解決那些問題,需要注意那些問題,觀察什么樣的化學現象,合理的設置化學探究的實驗問題,要求學生注意安全,激發中職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欲望,教給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興趣。例如,在學習《金屬的焰色反應》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煙花的五顏六色來創設問題情境,然后提出不同的金屬放在焰火中灼燒會產生什么樣的顏色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猜想,不同金屬的焰色反應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然后實驗探究的方法,分別將不同金屬絲(鋰、鈉、鉀等金屬)嵌入在金屬棒中,并將它們分別放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灼燒,并觀察火焰的焰色變化,直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時結束,最后利用金屬鉑絲分別蘸取NaCl溶液、KCl溶液,并將它們放置在酒精燈的外焰上進行灼燒,這樣要求學生仔細的觀察火焰的焰色,在觀察KC 1溶液灼燒火焰時,教師應該要去學生透過藍色鉆玻璃,在觀察的過程中通過拍攝照片對比,方便學生進行對比分析。
該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探究、觀察、分析、討論,最后得出結論,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總結觀察能力,實驗探究的精神,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在中職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中,要能夠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將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融入到中職化學課程教學中,以促進學生智力與情感的發展,由于化學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化學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
總之,在中職化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切實完善和提高中職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教師就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等結合在一起,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平時的化學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重視對中職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并將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使得化學學習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