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燕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第四中學,江西 贛州 341600)
興趣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訓練。自主發展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只有讓學生內心產生參與體育訓練的渴望,才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對體育訓練的過程進行自主調整,并實現有效鍛煉,在興趣引導下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而這也是終身體育理念形成的前提。再次,興趣教學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興趣教學法常常引入體育游戲,活躍了課堂氛圍,營造了合作競爭的體育情境,進而體現氛圍的引導價值,調動了學生積極的體育情感。最后,興趣教學法利于教與學之間的互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主動了解學生的體育興趣,學生在教師興趣引導中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有效地實現了教學互動,促進了教學相長。
初中生活潑好動,愛玩愛鬧,對運動鍛煉有著較高的熱情,而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恰好迎合了學生的這一行為特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精心設計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做到玩中學、學中玩,以強化體育鍛煉的情感體驗。體育游戲的類型眾多,教師在引入中應對學情進行深入調查與分析。
在體育游戲引入過程中,學生以游戲環節為依托,以體育訓練為目的,在愉悅有趣的氛圍中打消了對體育訓練的抵觸心理,提高了參與的自主性。當然,體育游戲的引入還應注意課堂紀律的維護,教師不應單純依賴游戲,導致體育教學徒有氛圍,而缺乏實際效果。基于此,教師在體育游戲設計中一方面應注重游戲細節,確保學生的廣泛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游戲氛圍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另一方面還應不斷完善游戲規則,確保游戲環境公平、公正,以保證體育教學有序開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合作學習,從初中生的成長環境來看,其個人主義傾向濃厚,對于合作的認識不足,在體育鍛煉中我行我素,尤其是在一些團隊運動中,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明顯,與其他隊員之間的溝通不暢,激化了矛盾,也影響了整體的訓練效果。基于此,在初中體育的興趣教學中,教師應滲透合作學習理念,將學生劃分為合作訓練小組,利用互動合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小組合作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為學生提供運動器材,并詳細說明器材的使用,以及訓練的注意事項,確保學生的安全;協調內部矛盾,利用合作任務激發學生的集體責任感,保證公平公正的指導態度,盡量保證學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這樣才能強化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并在合作訓練中互助溝通,調動其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并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是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實踐興趣教學法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的教育教學條件,系統分析初中生的運動需要,調動情境構建因素,讓學生在更加直觀、有趣的氛圍中了解運動知識、體會運動精神,進而實現情景交融,增加對體育的熱情。例如,在籃球傳球技巧訓練中,教師打破了傳統機械講解的局限,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NBA 職業球賽中一些籃球明星經典的傳球技巧,并通過慢動作回放,讓學生直觀、細致地觀察其在傳球中的技術要領,從而提高知識講解的有效性。再如,為了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教師可以創設競賽情境,讓學生在比賽氛圍中形成積極進取的精神,進而主動學習、主動合作,體會競技體育的精神,提高體育訓練熱情。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個性差異決定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項目以及學習方法有著不同的需求,尤其是進入到青春期的初中生,對于展現個性有著執著的追求,其在體育運動中有著展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渴望,因此,對于體育教學必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安排理論與實踐課程,而缺乏對學生個體的分析,使得學生在統一化的體育訓練中失去興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個性化、差異化教學培養,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項目選擇中獲得個性化培養。在差異化、個性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動項目的設計,如男生、女生青春期發育存在差異,教師可以針對性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運動項目,以滿足男女生不同運動量的要求,保證訓練成果。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比賽法、游戲法、情境法等都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特征進行選擇與運用,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研究工作的重點。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訓練的重要心理基礎和情感依托。在體育課程實踐中教師通過興趣引導,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訓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