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宏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學,福建 仙游 351200)
引言:學生和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兩大主體,是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教師、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夠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初中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借助良好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夠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數學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他們認為在教學時只要把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行,不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現象。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不愿意進行思考。還有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缺乏針對性,不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不但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尊重學生個性,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和引導學生融入課堂,給他們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通過與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同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取長補短,找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初中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困難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時間一長就會讓他們失去信心,甚至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有效的師生互動為師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對開發學生思維,提高他們數學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時要平等對待學生,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其優勢,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通過師生互動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幫助他們全面理解數學知識,在學習中體驗數學魅力,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努力學習,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轉變自身角色,除了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能力。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抓住機會與學生進行互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進行弧長和扇形面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人們在制造彎形管道經常根據中心線來求彎形管道的長度,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中所給的條件計算出彎形管道的長度。有些學生可能很快就會說出彎形管道的形狀是圓弧形的,利用弧長公式進行計算就可以了。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弧長公式,因為學生提前預習過,因此大部分學生回答是肯定的。此時教師可以接著問學生為什么可以用弧長公式進行計算,進而引入新課學習,并與學生一起研究弧長公式。通過師生互動確定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不同學生的素質有所不同,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理解速度不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與學生進行差異化的互動,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思考的問題,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在進行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的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不同的角的圖片,如對頂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及同位角,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圖形來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角。然后再讓學生走上講臺通過圖片說出相交直線所形成的不同的角。利用這樣的互動方式指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幫助他們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讓他們在互動中樹立自信心。接著教師再給學生展示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角,哪些是互補的,哪些是相等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在初中的所有學科中,數學一直被學生認為是難學的學科,這與數學的學科特點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有關系。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魅力。在教學時教師除了可以提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與學生互動,通過互動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主動思考與教師相互配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在進行三角形性質的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例題,然后讓學生讀題并討論題目中所給的數量關系及解題思路。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學生錯誤的觀點,教師也不要立即否定,在肯定他們創新思維的同時引導他們共同探討找出錯誤,得到正確的答案。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把握好各個教學環節,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使師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