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錦
(都勻市民族中學,貴州 黔南 5580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到高中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來提高高中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新課標教改的不斷深入,當前的教育目標對于高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新課標教學改革的重點目標之一,再加上高中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同時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現挖掘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取下面幾種策略:
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地理科目的內在特點,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來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在。“例如,學習“商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時,可以創設如下情境: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城市商業區的平面圖、俯視圖以及三維動畫,然后再引導學生將商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問題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對比,提出相應的情景問題:如果現在要在商業區開一家商店,那么業主需要考慮哪些商業因素?通過問題情境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去主動探究學習,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地理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學科,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教師可以將地理科目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更有獲得感,能夠更快的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去學習。例如,在向學生教授“月相和潮汐變化”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月相變化,然后再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盡快掌握地理知識,而且也激發了其學習的熱情。
學生的情緒對于學習的效果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講積極的情緒會促進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消極的情緒則會對學生的學習形成負面影響,甚至會阻礙學生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情感融入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心態,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時,教師應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來提出問題。若學生回答正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若學生回答錯誤時,則應耐心解答其問題,并給以相應的鼓勵。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地理信心的樹立,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困難,而且也有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對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系統的分析,針對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的地理內容是比較抽象的知識,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幫助有更多的收獲,學生才能夠更有興趣去學習地理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更有效果,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下一節課應進行“中外著名旅游景觀欣賞”教學時,就是要針對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布置預習范圍,不僅要求學生對中外旅游景觀進行熟悉了解,而且還要針對中外旅游景點的特點進行描述,甚至還要對其進一步分類。通過這種自主學習的形式就可以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習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掌握知識就是遺忘和記憶交替進行的過程,高中地理教師要在課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保證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向學生教授“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之后,在下次上課時,可以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如“城市的等級是以什么標準來進行劃分的?”“城市的等級可分為哪幾大類?分別是什么?”以及“一個城市的服務范圍包括哪幾個部分?”等等。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搶答。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習的地理知識,而且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盡快進行學習狀態。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系統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情感融入教學當中。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科學指導,以保證學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