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瑩瑩
(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根據文獻查詢與對教育行業工作者的訪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對其父母經常惡語相向,對父母態度極為惡劣,毫無感恩之情;更有甚者,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殺害父母的案件屢屢發生,其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且部分當事者事后竟毫無后悔之意;而在另一方面,有些青少年僅僅由于在工作學習、人際交往上出現問題,甚至是一些小小的挫折,就輕易地采取自殘甚至于自殺這種極端方式。這些青少年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只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此類種種,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現代社會的孝道教育出現了什么問題。
據統計,我國目前14 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約占人口總數的20.27%。他們自身的道德和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是否能夠持續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孝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中國傳統美德之一,他的意義并不僅僅體現在在孝親這一方面,在社會效力方面也有很多的影響。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一切美德和道德素質提升的基礎。只有加強對初中生的“孝道”教育,才能使初中生的道德修養快速得到提高,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才能得到提升,社會才能更好的穩定持續的發展下去。
但是,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制約,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和社會在孝道教育方面都沒有進行重視。孝道教育內容的陳舊和落后,教導方式得不到創新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影響了孝道教育的進行。在這之前,中央多次下達文件,要求加強對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但是在實際中的效果并不顯著。而在這同時,西方各種文化強勢入侵,其追求自由、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思想對我國初中生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沖擊,這使得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更加的被動。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研究初中生的孝道教育已經成為現今社會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做到自我教育。通過社會、學校、家庭孝道教育的相結合,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切實踐行孝道。與此同時,學生的參與,積極提高自身孝道修養也是必不可少的。
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而其素質的提高除了社會為其塑造良好的環境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高校里接受教育。學校教育除了可提供系統的知識學習外也會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質。因此,合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加強青少年的孝道教育。
《荀子·勸學》中寫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52 這句話說明了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每一個青少年都是社會人,社會上的積極引導勢必會給大
學生一定的積極也理暗示,也因此會引導青少年表現出積極的道德品質,做出積極的道德行為。那么W社會主義核必價值體系為基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大眾媒體的宣傳作用,W此來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