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
(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幼兒園,云南 昭通 657400)
語言教學從實際分析,加強幼兒語言能力十分關鍵。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提高教學認識,提升專業技能,通過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能力。語言是思想的表達,優秀的表達能力會使人更加自信。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抓緊這個時期,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表達能力。
對幼兒階段的教育工作而言,最為重要的環節是開展幼兒語言能力培訓。語言是幫助幼兒展開后續教學、與人交流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心智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最為重要。通過加強對語言的培訓,能夠更好促進幼兒的發展與進步。同時,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其語言能力得以有效強化。教師進行循循善誘的語言培訓,對幼兒的性格、身心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最后,盡管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但其學習能力處于最強的階段,不論是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極具潛力,此時開展教學活動能夠獲得最佳的語言教學效果。
1.問答法
所謂的問答法,就是建立在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或者幼兒提問、教師回答的模式。通過具體問題的方式,推導幼兒的思維模式,不僅能夠達到幼兒語言模擬培訓的目的,還能夠因此鍛煉幼兒的啟發思維,達到綜合多元教學效果。
2.討論法
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有效的話題,讓幼兒自主對其展開討論和分析。通常情況下,教師應當選擇幼兒更為感興趣的話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好表現出自己的想法,進而做到全方位鍛煉語言。
3.聯想法
所謂聯想法是建立在幼兒的心理狀態之上的,其原理為通過激發幼兒在情感上的變化,進而帶動幼兒的開口說話和練習,幫助幼兒更好體會語言背后的情感因素,幫助其更好提升自己的語言表現能力。聯想法的運用還能幫助教師考察幼兒的情況狀態,更好為后續教學夯實基礎。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設備成為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教學工具。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包括聽覺、視覺等多個維度,使得幼兒能夠更好地展開學習。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的教學的內容,還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播放具備一定教育價值的動畫片,讓幼兒在看完動畫片后自主表達出自己的感想,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位幼兒的興趣、認知程度、能力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根據每一位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語言教學計劃,使得教學工作能夠更加契合幼兒自身的身心發展,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樂先生曾經說過, 語言就好比是人類的家園,語言就好比是人類的生活所在。任何活動的開展都有一定的情景,而生活情景會為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將多種元素融入課堂之中,為幼兒創設更多的教學具象化情境。在更為熟悉的事件引領下,幼兒容易產生共鳴,使得原本相對較為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間轉化成為了關鍵性的教學素材,不僅提升了教學效果,還能有效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幫助幼兒學會“學以致用”。例如,在課堂上幼兒可以詢問其他幼兒周末是否有出去玩,玩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并讓幼兒與其他幼兒或教師一起分享。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降低幼兒表達情感、語言的門檻,不斷增加其語言表達的契機。又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課外教學活動,讓幼兒親近大自然,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收集更多的信息,以此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語言教育是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學習語言,增強對語言的理解和認知,為后續學習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幼兒來說,由于其抽象思維、理論思維相對較為薄弱,所以教師要利用好其形象思維,設置更多的教學活動,幫助其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努力學習,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情感。部分幼兒的性格相對較為內向,不愿意與其他幼兒展開交流、表現自己的想法。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使用集體教學的方式,組建“大家來說一說”的教學小游戲。如讓幼兒參與到話題討論之中。教師要盡量營造一個開朗、活潑、有序的教學氛圍,使幼兒輕松地參與其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1.明確游戲目的
教育過程中的游戲是帶有目的性的,教師應認識到游戲是一種讓幼兒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手段,應注意區別課堂游戲和課間游戲的不同性質。所以課堂游戲的設計更具目的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游戲的設計。
2.提供良好的游戲環境
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一些代入感較強的游戲環境,例如:“小超市”、“醫院”、“游樂場”等,將小朋友分組后讓他們自己討論挑選角色。要讓幼兒自由表達想法,在游戲中盡情發揮。
3.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游戲
幼兒時期的口語表述內容主要以物體的外在可視性特征為主,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才會發現其與其它物品的相關性。教師應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并根據其發展情況進行游戲的設計。
總之,隨著幼兒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是教學重點。幼兒教師需要重視引入有效的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使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