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妤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瓢井鎮中心幼兒園,貴州 畢節 551617)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幼兒階段是掌握語言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因此,幼兒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創造適合幼兒學習語言的環境,激勵幼兒不斷處于一個最佳的語言學習狀態中,使他們對語言產生樂學、善學、會學的興趣。因此,在幼兒時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活動,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理念是教師開展良好語言教學活動的一個前提條件,沒有形成一個新的教學理念如何能脫離傳統的教學理念呢?又能如何接受新的教學模式呢?因為往往一個人所持的理念就表明他對此的一種認可態度,如果教師沒有轉變教學理念,那么只能說明他仍然認可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以一種傳統的教學理念來培養幼兒,又豈能起到一種良好教學的作用呢?因此,轉變教學理念是至關重要的。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有效提問的理念,做到對幼兒有效地提問,需要教師根據實際,分析幼兒的特點,創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提出有效的問題,讓幼兒可以積極的思考探索。
對于語言區來說,其氛圍應當保持靜謐和愉快,這樣的氛圍必然可以為幼兒帶來充足的安全感,可以放松地進行閱讀、交流。所以需要借助色彩的功能,對于溫暖的色彩來說,能夠達到這一效果,所以對于小班來說大都會選擇粉色為主的溫暖色調,使幼兒可以從中感受到溫馨的氛圍。而對于中班和大班環境來說,大都會選擇清新的綠色或者靜謐的藍色作為主色調,這樣可以保持幼兒舒緩的心情,使幼兒可以靜下心來投入閱讀中。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地上鋪設了泡沫軟墊,設置柔軟的沙發靠枕,并選擇高度適當的桌椅,這樣幼兒可以更舒適更自主的進行閱讀或者書寫活動。更具創意的是我們在班級的角落還設置了小帳篷,這樣幼兒可以擁有一定意義的私密空間,可以使他們更安靜的獨自閱讀或者和伙伴展開交流。其中我們還放置了一些毛絨玩具,班級的角落中還布置了綠色植物,既充滿童趣,又能夠感受到清新的自然環境。
語言來自于生活,生活經驗是幼兒學習語言最好老師,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人和事物緊密相連。語言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因此,要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就必須與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相結合。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教師必須給幼兒創設語言情境,豐富生活內容,在生活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春天來了,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田野里散散步,讓幼兒感受一下春天天氣變化、周圍花草樹木的變化。幼兒經過仔細觀察之后,他們會發現天氣漸漸地變暖了,柳樹發芽了,小草綠了,河里的冰融化了,農民伯伯正忙著播種呢,大地上一片生機勃勃景象。
我們也要引導幼兒進行交流以及分享,比如,可以設計以“好書推薦”為主題的活動,并給予幼兒更多的鼓勵,讓他們能夠自主分享閱讀感受。在閱讀之后展開互動和交流,能夠使幼兒在同伴的分享以及教師的引導下,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以深化對于內容以及情感的理解。例如,帶領幼兒閱讀《花園里有什么》時,必然能夠激發幼兒對于花園的探究興趣。首先,可以引導幼兒對畫面進行仔細的反復的觀察,畫下自己看到的事物,或者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豐富讀書筆記的內容。在進行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幼兒必然能夠更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也能夠體會,對于這些事物是需要自主發現和感受的。但隨著交流的不斷常態化,幼兒能夠從中發現,交流內容的范圍也可以逐步地拓展,有時候是對于書本內容的不同印象,有時候也可以談談書中充滿趣味之處,還可以基于文中的主題展開討論等等。在集中交流的環節中,為了能夠幫助幼兒更快速地發現自己渴望交流的內容,我們還在區域中設計了長條形的便利貼,這樣幼兒便可以將它們作為書簽夾在書本中用以標識自己渴望交流的內容。對于讀書交流活動來說,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充分的表達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是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良好訓練,也可以積累積極的閱讀情感,有助于兒童的深層面閱讀。
教師可組織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語言的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語言教學,使幼兒在游戲中相互溝通和探討,為學生提供更多開口說話的機會。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和幼兒保持著高頻率的互動,可以適當地提出各種問題讓幼兒來回答,比如: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呢?……使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開口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了培養和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實踐中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不管是閱讀環境的創設,還是材料內容的提供,甚至是教師的指導,都需要依托于對幼兒的仔細觀察。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夠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語言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有效的積累并拓展他們的學習經驗,真正激發幼兒對語言區的興趣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