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 魯圓圓 武漢學院
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才需求的數量和質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挑戰。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學體系改革,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大類招生已成為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新的試點。實施大類招生是有效利用學校內部多學科優勢,實現多專業的整體優化組合。各院系應從提升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整體水平出發,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更為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不斷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拓寬專業面,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許多專家和學者分析和總結了現行大類招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學生熱衷于選擇“熱門”專業,這使得“不受歡迎”的專業難以為繼。(2)學生盲目選擇專業。(3)大多數學校在專業分流中,主要取決于學業成績,缺乏客觀準確的評價依據。
因此特別需要對專業導論課程進行改革。專業導論是專業的入門課程,它的開設有兩個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它解決了學生對未來專業的認知困惑問題,使學生能夠對專業建立全面,廣泛和初步的認識。 這將有助于實施高級專業轉移,使學生更專業,更理性;另一方面,引入專業的入門課程,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專業知識,將有助于未來的高年級學習。 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下,已建立的學生來源范圍已被打破。因此,專業導論的主要方向是為學院中不確定的學生提供全面而清晰的專業認知平臺,從而對專業分流起到導航作用。本文將以《計算機導論》課程為例,探討專業導論課程的如何進行改革。
計算機導論課程一直以來是被忽視的,實行大類招生后,它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1)大學階段是學生們自我成長,不斷完善的時期。它可以指導大學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縮短他們進入大學生活的時期,達到培養目標。提升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2)計算機導論課程是即將進入專業課程的本科生的專業啟蒙課程。它旨在幫助他們全面了解各種專業的特色和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增強專業的自豪感。
(3)引入專業的專業培訓目標,培訓要求,專業特色,課程,進度,實踐環節等;介紹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和應用的基本概念,各專業的專業知識體系,技術發展歷史,當前技術現狀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前沿研究課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深入體驗專業課程的獨特之處,介紹專業前沿知識和當前行業熱點,激發學生對某些研究領域的興趣。
(4)幫助學生認識專業,全方位了解信息工程學院的專業設置,以及畢業后可能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領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大學學習規劃和未來人生的規劃。
(5)為專業分流體系的實施提供支持。通過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改革,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內化和養成,引導學生了解各個專業方向的特色和優勢,為今后的專業分流體系提供支持。
(1)授課形式。打破傳統課堂的限制,引入MOOC、翻轉課堂等授課方式,全部教學課程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專業情況制定相應的以學習為基礎的學習計劃,并將其發送給學生,以便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問題的引導下,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學習和相互協作學習,增強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關注幫助學生理解的關鍵點和難點。課堂活動,小組討論,動手實踐,項目培訓等交流活動用于適當擴大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與此同時,線下教師安排課后作業,讓學生鞏固專業知識。

圖1 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
(2)教學內容。專注于專業課程和專業知識體系,專業特色,實踐環節;介紹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概念,專業技術的發展,當前的技術條件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前沿研究課題;信息技術方面的主要領域與學科的關系,計算機專業的各種發展方向的差異。讓學生與所選專業全面深入的了解,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具體教學內容如下:
第1講:計算機的學科和專業。線下主講教師將解釋學科和專業的整體情況,專業之間的關系,主要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計算機科學的總體目標和掌握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介紹了課程學習的方案和過程。這里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科學課程的課程,理解學習和非學習課程之間的聯系以及與專業發展目標的關系。第2~6講: 介紹計算與計算機,問題的求解與算法,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硬件,軟件,計算機網絡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專業的專業知識體系,技術發展歷史,當前技術現狀和可能的發展趨勢。第7講:專業概論。專業負責人將講授培訓目標,專業知識體系,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主要專業課程指導)。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及人才要求。具體安排如表1所示。

表一 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3)多級教師體系。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任課老師以課程教學組的形式安排。小組組長是該課程的一般負責老師,由教學部門的院長或部門主管擔任主席。小組組長負責介紹課程的總體概況,包括主要學科領域,技術,行業和前沿主題,突出信息技術產業的戰略,基礎和領導作用。2-6講由線上學習和線下老師共同完成。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師將向學生介紹每個模塊的基本理論,技術和發展。課程教學組經常交流,討論和研究專業入門課程的教學經驗,教學內容,方法,方法和教學效果。最后一講,則由各專業負責人以講座的形式來介紹。多級教師體系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水平,和更直接的知識傳達。
(4)考核方式。采用網上在線與課堂隨機考試相結合,并進行行程式評估。學生參加線上MOOC學習,都會有在線的考評方式和考評結果,考查專業知識面和專業能力;線下,老師還要再次針對所學內容進行考核,并參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各分項(例如任務完成的按時性,討論的活躍性,專業知識興趣點等)按一定百分比綜合評分。線下期末考查通常以小論文形式,考查對專業的認識程度。下表是《計算機導論課程》的評價標準。

表二 計算機導論課程評價項目
目前大類招生教改還處于起步階段,而信息時代計算機專業知識還在不斷的豐富和更新,因此在探索大類招生模式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經驗,加強專業導論的教學研究,完善其教學模式,使得專業導論課程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