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蠡吾鎮三中,河北 保定 071400)
“教育”——教書育人,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勢,德育教育應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育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十幾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自己,管理學生要重點抓學生思想,先教會學生做人,再教其廣博的知識。深入了解學生,用愛心嚴加管理,關注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全面鍛煉提升學生,使其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
班主任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工作對象是一群孩子,而且是思想上處于過渡期的,稍稍帶些叛逆情緒的中學生。他們遇事開始獨立思考,不再一味盲從教師和父母。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一味的壓制他們的想法,也不能過分的相信他們的獨立能力,而應該給以正確的引導。通過日常觀察,談心聊天來了解學生,或者通過家長或同學進行側面了解,以獲取學生學習、生活、情感、意志、信念等情況。為此,在工作中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以一顆誠心去接近、關心、體貼學生,以把握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學生則能從老師的交談中感覺到自尊、樹立信心、增加親切感。當然溝通是雙向的,一個愿聽,一個愿說,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喜怒哀樂講給學生聽,以引起師生在情感上的共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要的班級規章制度是對學校制度的完善和補充。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當然在管理學生上也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針對不同錯誤,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需要嚴厲批評,有的則需要進行細致的教育。批評學生是講究一定藝術性的,如果見到學生犯錯,當下就發脾氣,學生很難接受,甚至會出現負面作用。這時先冷靜下來,找找學生的閃光點,小小表揚一下,再進行批評,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我們都知道,中學生已經開始獨立思考,班主任可以引導他們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機制,讓優秀學生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這樣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動態。遇到學生自己或者班干部可以解決的問題時班主任可以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們相互解決。例如,遇到學生鬧矛盾、打架時,不用當面進行說服教育來解決矛盾,而是讓雙方冷靜下來自己調解,然后再來找班主任匯報調解經過、解決方法。這樣處理,往往不用太多說教,兩人就調解成功了。這樣既解放了班主任老師的時間,又讓學生學會了調整情緒、辨別是非,更學會了反思、寬容、換位思考,發展了自己的能力。
“細節決定成敗”。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一些細節上的功夫,就能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講,教育無小事,把小事做細,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既當老師,又當家長,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從細微處著手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如,要求學生的書桌要整齊,書本擺放有序,作業要做出書面記錄等等,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維品質。上課時,怎樣記筆記效率更高。再比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起床效率,教會他們在晚上睡覺前,把衣服整理好放在床頭。當學生干不好活時,就以身示范,教他們掌握一些勞動技巧,譬如一塊抹布如何提高利用率,黑板槽如何清掃更潔凈等等。
班級管理規定中也體現細節管理,班中大小事務責任到人,從公務維護、室內外衛生分工、從擦黑板到倒垃圾都有明確的分工。關門窗,關電燈,檢查桌椅擺放,都有同學負責。切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沒有參與到這些活動的同學也有幫助同桌,互相督促的責任,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家庭教育越配合,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系,形成學校和家庭教育達成統一。要建立統一戰線,班主任應該注意與家長交往的內容及方式。
家長和老師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是平等的、和諧的,應該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站在利于孩子發展的角度上,解決問題,實現合作共贏。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主動熱情地與家長交流,彼此獲取信任,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電話,微信家長群,校訊通等都是非常便捷的方式。當然特別注意溝通的方式,盡管良藥苦口,也盡量不讓忠言逆耳。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站在家長的角度上交流問題。讓家長相信我們是為孩子好,才會和我們站在同一戰線上。只有家長和教師通力合作,才能為孩子搭建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