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衛
(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0)
營造美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所以小學英語教學應創造一切條件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使他們喜歡學、樂于學,并且隨時隨地可以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怎樣做呢?
(一)語言基礎
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很多小學開始重視英語的教學,并且從以往只立足于讀寫的實踐,到現在注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我們強調交際語言技能運用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對最基本的語言基礎的掌握,而這基礎不僅僅包括聽說的能力,也包括了讀寫能力。也就是說,課堂上絕大部分教學活動是要以語言實踐為基礎,要杜絕單純的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做法,要求教師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努力創設豐富的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語言知識,打好初步的語言基礎,才能防止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那我們應該如何把這個“基礎”扎牢固呢?這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要抓好學生口語基礎,另一方面是要學生掌握好閱讀基礎,熟練的拼讀和朗讀能力尤為重要。
(二)學習方法基礎
當今的英語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怎么去學,那在短短的40分鐘里,教師如何去引導學生掌握這么多英語知識和技能呢?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只是傳授知識的角色,一個好的英語教師不在于他教給學生知識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對以后英語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學習方法必須要從小學就開始教導,因為小學生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雖然都很強,但是卻還不會總結歸納,很多時候,學過的英語知識在他們腦袋中只形成一個語言片段,這樣學得的知識越多,他們越容易混淆,這時候教師必須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他們梳理好知識,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導他們如何去學,讓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防止以往教學中出現的死記硬背的現象,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才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趣味性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新課程就明確主張通過唱歌、游戲、表演、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
歌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從簡單中理解語法,還可以幫助孩子記憶單詞。記得在教Book 2的第一單元時候,剛好是身體部位的單詞比較多。而教材中配套了一首歌曲《Body Song》:H-E-A-D, H-E-A-D, head,head, head.H-E-A-D, H-E-A-D, head, head, head.F-A-C-E, F-AC-E, face, face, face.F-A-C-E, F-A-C-E, face, face, face.N-O-S-E, N-O-S-E, nose, nose, nose.N-O-S-E, N-O-S-E, nose,nose, nose.T-O-E-S, T-O-E-S, oh, no, no, no! T-O-E-S, T-O-E-S,toes, toes, toes.在教單詞的時候,我特別要求孩子先學會歌曲,當他們習慣了歌曲的旋律以后,天天反復唱著。他們在唱歌的時候,只會感覺自己在唱歌,是快樂的!漸漸地這些多而復雜的身體部位單詞不再是他們的“攔路虎”了。
(二)情境的呈現
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面。小學英語的情境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將教學目標外化為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厚的情緒氣氛可以感受,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
(一)小學英語教師必須熱愛英語的教學,對教學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愛自己的學生,任何教師都必須充滿責任心,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才能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的學習上進心。
(二)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素質。
語言素質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英語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用與文化背景等知識;另一方面是指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小學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語言素質要求很高,如果英語老師的語音、語調不標準,會直接影響學生模仿的質量。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認真提高自己的語言素質,做到能夠準確地拼讀字母,音標;能夠流利地說一定數量的歌謠以及日常用語和課堂用語等。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根據教材內容,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就能夠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