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第二完全小學,重慶 奉節 404600)
小學美術作為一門集藝術性、創造性以及教育性為一體的教學課程,對于學生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加之新課改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因素都體現出了小學美術作為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乃至于未來的長遠發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國目前的小學美術教學現狀而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限制的具體教學質量提升,因此推動小學美術課堂改革刻不容緩。故以下具體探究推動我國小學美術課堂改革的可行性方法,進而對于實際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和指導。
由于我國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長期限制導致我國學校對于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我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我國小學階段學生由于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因此大多數的學習時間都進行了文化課內容的學習,在小學美術投入的學習時間和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由于小學文化課課業壓力過大,因此在我國許多學校存在著化課教師占用美術課程開展教學的現象,這不僅不利于學生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的學習,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自身創新能力以及想象力的開發,短時間內來看可能有利于學生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但是必將對于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就我國目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而言,教師往往只是對于學生進行基本的美術知識的灌輸,給予學生進行實際繪畫的時間少之又少。與此同時,我國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著兩個極端的問題。一方面,一些教師為了盡快達成教學目標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美術能力,因此過于重視對于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實際繪畫能力的培養;在另一方面,一些美術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開發自己的創新能力并且充分迎合孩子的接受方式,在美術課上為學生播放了大量的動畫電影等內容以尋求孩子對于美術課程學習興趣,但是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往往只能記住美術教師所播放了一些動畫片反而忽視了教師所教的美術技巧。
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自身認知能力水平有限,因此興趣愛好在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當與學生進行深切而有效的溝通,從而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以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這樣做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也可以避免因過于迎合學生學習興趣而造成的矯枉過正的問題。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教師也開始逐漸使用多媒體設備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應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設備由于其表現形式更為豐富也更為直觀,因此有助于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更加生動形象的為學生介紹一些繪畫技巧。但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教師為了過于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接受方式,將多媒體設備變成了孩子們看電影的設備而忽視其所具有的教學功能。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在了解學生實際需求之后在網上搜集一些相關的美術教學微課視頻,從而更加直觀的為學生進行繪畫技巧的講解。這樣做不僅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設備自身所具備的教育的功能,與此同時,多媒體設備豐富的表現形式又使課堂不失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美術教學內容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改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學生家長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小學美術作為培養孩子創新能力以及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主體地位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做到在保證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又保證課堂的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