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源
(廣西南寧市特殊教育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1)
隨著社會主義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公平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一個共識和發展目標。這一教育目標的提出正體現了國家、社會對于特殊教育的重視,不僅僅是讓正常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享受教育,同時也讓身體上、生理上存有缺陷的孩子也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在這種背景下,特殊教育工作者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重任。作為特殊教育的語文教師,由于聾學生自身的生理缺陷,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會碰到與正常孩子不一樣的問題。因此,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本文著重分析問題,創新解決策略,努力為聾學生創造良好的語文閱讀學習條件。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在正常學生中都不受歡迎的教學模式更遑論對于語文閱讀理解不足的聾校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低年級以反復枯燥的學詞、學句為主,高年級以教師強硬灌輸、段落訓練、反復練習為主。這種忽略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聾學生客觀條件的教學模式,不僅很難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更進一步增加了聾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聾學生處于被動、壓抑的地位,被動的接收,通過死記硬背等機械記憶來進行語文學習,一方面不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還阻礙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更談不上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
聾學生由于其客觀生理條件的限制,在理解語文閱讀這種比較復雜的含義等方面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創新教學手段,一味地通過黑板板書這一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不僅不符合學生生長發育的客觀規律,還讓學生很難真正地接收到知識。聾學生大部分存在著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特征。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不自信更是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認識到自身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尊重學生的生理缺點,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論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這個理論不僅僅是針對正常學生的,針對聾校學生也是如此。一些語文教師認為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很難和游戲教學結合起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看來則不然。游戲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應當積極地進行創新,將游戲和閱讀聯系起來。例如:特殊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會挑選一些敘事性質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理解,然后通過舞臺劇、默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表演比拼。這種表演的游戲形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還讓學生能夠真正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總結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讓游戲教學更加有意義。
聾學生聽力和語言能力的不足可以通過視覺的形式進行補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信息化的教學形式,讓聾學生能夠真正通過視覺理解抽象化的知識。國內外的一些心理研究結果顯示,在憑借視覺的感知活動中,聾學生和普通學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通過視覺刺激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文章段落具象成圖片,通過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多媒體圖片的多樣化展示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圖片的幫助下理解了文章的具體含義。學生能夠借助圖片理解文章,就能夠在下一次學習的時候真正掌握含義。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文章分為段落、句子、詞等,將其較難理解的部分通過圖片具象化,真正做到事無巨細的引導。
前文提到聾校的學生往往會擁有自卑、不自信等多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降低對知識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化的教育還能夠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進行學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生活化場景設計,讓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對文章進行理解,通過學生對文章和生活的聯系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含義。聾學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將生活中一些具體事物作為思維的橋梁,讓學生真正感受和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意思,更要讓聾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表達知識,要加強閱讀訓練,掌握主要內容。畢竟,課堂上的閱讀是有限的。如果想讓聾學生擁有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思想,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這片肥沃的土地。在課外閱讀時,許多教師使用這種方法讓學生提取優秀的語言并積累典型的材料。但是,很多聾學生對摘錄的內容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無法理解這些讀物有什么意義與作用,他們不知道摘錄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對于這樣的特殊學生,教師應該找到一個具有突出特點的優秀作品,首先讓他們反復閱讀,然后逐一解釋故事的含義,告訴學生一些文章中包含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找到出自己的優秀句子和段落。
聾校學生由于自身的感官能力受限,因此在進行語文的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困難,教師應當尊重聾啞學生的客觀條件,積極分析聾啞學生語文閱讀所處的困境,創新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學習到知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