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鏈
(惠水縣甲戎鄉中心學校,貴州 黔南 550605)
小學生喜愛游戲是受到年齡的影響,在游戲中開展教學可以使課堂氛圍活躍,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熱情,小游戲的設計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考量,教師能否挖掘課本中的知識點設計符合學生特質的小游戲是游戲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利用小游戲點燃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學習興趣,成為學習的主體。
設計小游戲一定要考慮到可以通過游戲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掌握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讓學生通過有趣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內容,比起習題和課后作業其并不那么枯燥,同時可以在游戲中拉近師生關系和同學距離[1]。例如在開展時分秒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幾分鐘讓學生自主動手制作一個簡易表盤,然后根據教師的引導動手撥動指針,在實踐中加深時間概念,對時針分針秒針有一個充分的理解。之后可以繼續進行課堂游戲,分組進行時間的換算,接力形式進行換算,在正確率和速度的保障下選擇出第一名小組,進行鼓勵獎賞,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確保在下一次的活動中積極踴躍參加。教師在游戲設計中不用太多過于巧妙的技巧,要方便學生進行理解,比如打開課本教師向學生提問,圖上有幾個人,幾個男生幾個女生,同樣衣服顏色的有幾個人等等諸如此類的簡單小游戲,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理解數學并不是多么的難多么的深奧,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心理準備。再如在教學相加運算時,教師叫上6個同學,2個擦黑板,4個掃地擦地,問下面的學生一共有個學生在進行勞動,很容易就可以得到6的答案,讓學生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游戲明白加法運算的法則,理解相加的含義,教師要保證游戲的趣味性,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增加學習的興趣。
很多小學生不喜歡數學,是因為數學總是很枯燥,并且教師在講臺上高高在上,沒有貼近學生,學生自然就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班級中的數學課堂總是死氣沉沉的,只有那么幾個常回答問題的學生和教師進行互動,課堂氛圍極差,根本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在課堂中準備小游戲,可以在游戲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互動相互之間更加了解,師生距離和生生距離的拉近可以營造和諧課堂氛圍。例如在教學100以內加減法時,教師讓每一位學生代表一個數字,教師在開始的時候下發指令加和后為26,學生通過自己的數字找到其他學生進行組合,保證加和結果是26,沒有找到自己的伙伴或者加和結果不正確的學生淘汰,經過幾次的游戲最終選定勝利者進行獎賞[2]。這個游戲可以加深學生對運算的理解,并且通過游戲加強運算能力和速算能力,游戲中開展練習,提高了數學水平。因此可見,教師要設計符合教學需求的小游戲,以在課堂上活躍氛圍,為學生營造適合學習的氛圍,同時在活動中拉近彼此的距離,距離的拉近更容易營造和諧的氛圍,二者相互作用,互相促進。
教學研究中可以發現動手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通過利用教具或者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通過畫畫折折的行為動作,同時利用大腦和雙手,培養思維能力和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認知。思維和動手操作密不可分,思維指導操作,操作是思維的展現活動,通過小游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提供更多的方法途徑。例如在學習長方形面積一課,教師讓學生利用白紙準備兩個差不多大的長方形,然后計算比較兩個兩個長方形的大小,學生展開奇思妙想,通過切分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還有同學利用單位進行計算比較。首先教師肯定學生探索的精神,表揚學生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確定兩個長方形的大小,然后提出新問題:想要知道我們學校的草場面積怎么測算?市中心的廣場面積怎么測算?想要知道全中國的國土面積怎么計算?還能用大家剛才的方法進行測算嗎?學生對疑問產生了思考,產生了探索欲望,自然就引起了數學學習的興趣。
小游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可以幫助教師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彼此距離,同時也有著重要的育人作用[3]。比如在團隊游戲中,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開展游戲活動,通過游戲的競爭性每個學生都被激發出好勝心,其他組員都為自己的隊員加油打氣,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榮譽感被激發,養成不服輸的性格,同時也在游戲中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養成樂善好施的意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游戲進行課堂總結,加深知識點的記憶,通過游戲鞏固難點重點。例如在教學數字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字接龍,在全班活躍的氛圍中總結了本節課關于數字的學習,讓學生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
總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小游戲,可以有效提升課堂質量和教學效果。但是要注意,游戲教學并不是要求教師每節課都運用游戲,要把游戲利用在合適恰當的環節,讓游戲發揮最大的作用,展現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新方法,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提升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