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秀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小學,重慶 巫山 404707)
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知識,還要規劃班級發展方向,組織學生學習、生活,維持課堂秩序,協調學生學習進度,運用一定方法,實現教學目標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種動態雙向、有目的性的教學活動就是班級管理。班級活動情況密切關系到學生學習、生活以及教學進程的開展,因此班級管理在小學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好的管理方法對學生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應該利用互聯網優化班級管理模式,豐富班級活動、創建班級信息檔案、家校聯動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現階段的小學班級管理觀念有悖于時代發展,在缺乏現代理念、與時代發展脫節的陳舊觀念影響下,管理方式匱乏,管理內容單調,僅僅通過出勤、違紀、學習成績等方面管理班級,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師對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管理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完全,班級管理效果不佳,學生進步緩慢。
小學階段是身心發育的黃金時期,對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于每個人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性格特點不同,固有的“一刀切”管理模式不順應學生差異化發展,阻礙學生身心的健康發育。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之余,還要負責全班同學的班級管理工作,身心壓力劇增,很難保證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
小學生好奇心豐富、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高,但往往自我管理能力差、自制力不高,需要教師耐心科學引導。原有教學方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占據主導,解決問題時如若處理不慎,很容易打消學生積極性,消磨學生信心,影響學生健康成長。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很多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缺乏溝通。班級管理方法的欠缺,會讓教師家長之間缺乏良性溝通,限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協調發展。
小學班級管理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教學活動的常規管理,還涉及到檔案、成績、學籍的平行管理、獎勵機制的民主管理以及班級和個人的目標管理。這些基礎信息數目大、范圍廣,工作繁冗復雜,僅依靠紙筆很難完整記錄。運用計算機系統化管理學生信息,既能節省人力,又能將信息直觀全面呈現。教師還可以在計算機中建立課程表、教案、教學目標、個人成長曲線、獎勵機制分析等項目,橫向和縱向管理信息,實現各類信息匯總管理,推動班級現代化、系統化管理的進程。
學校和教師在學生眼中的形象往往高大、讓人仰望,容易產生距離感,迫使學生不敢和教師溝通交流,即便辦不到教師布置的任務,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疑問,長此以往,教師會因為溝通不暢而以為班級管理模式合理,拉遠與學生的距離。信息化的班級管理可以消除這一距離,讓學生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向教師提問,暢所欲言,教師也能在交流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快捷便利地管理班級。
小學生通常精力充沛,好奇心強,課堂中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聽講,遇到枯燥的班級管理活動也提不起興趣去參與。信息技術內容豐富、娛樂性強,可以提高學生對班級活動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或視頻將班級活動多元立體的展現出來,提升活動趣味,讓學生更主動、專注地參與到學習和班級管理中。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很難不間斷地在學校學習,還有較長時間需要在家庭中度過,因此家庭教育管理和班級管理地位相當,在學生學習發展上的影響同樣重要。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需要從家庭出發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學習古詩文《憫農》的“粒粒盤中餐,日日皆辛苦”時,意在教導學生珍惜糧食、尊重勞動成果,課堂中無法實踐這一步驟,需要在家庭中家長引導下完成教學實踐,加深學生理解課堂知識,這一點充分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性。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學校和家長缺乏有效溝通,沒有實現觀念統一,阻礙教育管理和發展。應用信息技術管理可以搭建網絡橋梁,緊密聯系學校和家長,既做到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學并配合,又能把學生學習動態反饋給學校,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學進程。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無數行業都從紙質辦公轉變為電子辦公,教育行業當然也不例外。紙質的學生信息和檔案不好保存,翻找、記錄工作量大且繁雜,應用信息技術和辦公軟件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只要建立一個表格就能完美實現智能化管理信息和檔案,簡便高效。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進度,還能總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對每個學生不同情況實現差異化管理,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在班級管理中引入開放理念,將信息技術和小學班級管理合理結合,應用信息化的班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有效降低教學壓力,促進學生進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