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云
(中共阜陽市委黨校,安徽 阜陽 236000)
微治理由微小之處著眼,以微觀視角對社會治理整體進行微觀表達,以達到自下而上地實現治理重心轉移的目標。作為社區治理的創新模式,社區微治理雖看似皆為微小之事, 但是卻深深的關系著人們的真正利益。微治理的關鍵就是要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要保證社會與公眾都能夠積極的參與,要了解居民的真正需要,可以實現社區居民自治的精細化,可以更好的實現一元領導與多元參與,要給予民眾一定的權力,使得社會精英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積極落實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社會的公平性,可以促進居民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
微治理概念雖然已經很早就提出來,但是微治理的主體的合法性還比較差,社區微治理的體制與日常工作還比較欠缺,無法滿足正常使用的需要。在我國的基層進行微治理工作的過程中,很多社區都在積極的創新社區居務監督管理委員會。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的合理設置是目前充分的保證社區居民權力、保證社會生活更加和諧的主要方式。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對于社區的有效治療可以更好的實現居民的合法權益,但是依然有很多問題無法徹底的解決,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社區微治理中所包含的各個主體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就是社區的居民,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的了解居民生活中的難題,及時的解決問題,其可以充分的保證居民的合法權益,并且讓居民參與到自身利益的保障過程中。通過大量的民間調查分析可以發現,社區居民普遍認為,其參與到社區質量是不必要的,對于自身所存在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深入了解;對于社區事務關心度不足,并沒有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長期的發展之下,使得人們的參與意識比較薄弱。社區居民在長期生活中,都認為社區事務與自己無關,也沒有將自身利益與社區事務聯系起來,一些居民對社區各項事務不關心, 存在事不關己的情況。微治理的關鍵在于“微”字,主要是將治理工作深入到所有居民中間。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居民參與到治理過程中,應該通過多渠道的方式來實現,這是目前社區微治理面臨的主要困難。
當前的社區微治理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要想將成功的模式直接進行復制以達到可持續性,就應該積極轉變思想觀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顯然還存在很多問題。微治理方案是近年來被應用到各個地區中,很多方案的實踐時間比較短,當前有些社區所實施的社區治理管理制度還比較落后,沒有積極的創新。但從長遠的視角來看,社區的行政與社區自我治理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未來發展中,要將社區與行政合理的控制,結合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案。
社區治理模式在創新的過程中,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在應用實踐中應該進行效用的創新,很多社區可以根據需要來進行模仿建立。從當前的社區治理實際情況來分析,要想保證社區自治活動與運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社區自治主體應該在法律上明確其合法權益。從我國的法律角度出發,確定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的合法權益,這與我國的黨中央發布的一些政策是符合的,同時也是實現城鄉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逐步的實現社區的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得治理更加的科學化與精細化。
當前我國的社區居民參與意識還比較淡薄,這是社區綜合質量的主要缺陷。但是經過全面的調查與分析可以發現,社區居民從根本上來說對于社區的公共事務還有著一定的關注度,并且具備其獨有的熱情。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將應有的權利賦予到居民身上,要從根本上切實提升居民的公共服務意識,進而可以深深的影響社區事務的治理和發展。對于此觀點,美國的塞繆爾·亨廷頓在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之后確定,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新型的社會集團積極參與到社會的各項活動中。而與此同時,政治制度的更新速度遠遠不能達到集團動作變化的需要,從而導致了社會與政治秩序在這個背景之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實際情況分析,該觀點也得到了證實,但是要想保證制度賦權達到要求之后,居民的自治也就從真正的思想走向了理想的自治條件。真正的賦權并不是僅限于制度賦權,社區賦權是更好的促進居民自治發展的主要方式。社區賦權與制度賦權需要讓居民積極的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也要讓居民參與更加的有效,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社區微處理創新方式的深入探索應該進行成功模式的分析,所以,積極總結經驗教訓,并且尋找出更加成功、更加適合社區微治理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社區微治理體現可持續性的階段表現為社區聯合體的成立、合區組織網絡的建立以及各種資源的利用。首先社區聯合體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條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其可以更好的促進新興成立的設全在成立的初期階段可以更好的保證各項的利益,使得利益分配更加的科學與合理,避免在內部出現利益沖突的問題存在,同時還能夠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社區應該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更好的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要尋找出符合實際需要的微治理方式,并且要全面的掌握新型的模型,總結成功經驗,深入研究各項模式的優勢和不足,結合社區的具體情況,居民能夠更好的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發揮出群眾的力量,尋找出與社區因素相契合的一種模式,以更好的提升工作的質量。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借鑒與模仿中應該確保社區的多樣化,要發揮出其應有的特點,不斷的創新微治理方式,充分保證居民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