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偉
(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韶光 512126)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是汽車專業學生從事二手車交易等工作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具有實戰型、專業性和技巧性,為滿足二手車市場對緊缺人才的要求,實現汽車專業學生由學校到職業崗位的“無縫對接”的教學目標,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必須對傳統教學進行改革,本文嘗試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為基礎對課程進行改革。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改革探索是基于進行“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為基礎”項目實施過程中,在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提出的,需求為課程改革方向,校企合作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機遇和依托。學院與韶關通九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為課程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通過項目團隊到合作企業調研或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實習的過程,掌握市場對二手車專業技術人才的具體需求,分析相關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員工具備的基本素質等,對教學資源、模式、培養方式進行分析與研究,形成對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進行改革方案。
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差,特別是對理論部分的學習,但自我表現欲特別強,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課程的學習的興趣,結合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的特點,在改進傳統講授教學法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教學手段,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比如雨課堂等應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教學途徑,角色扮演增加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這些都是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特色。
參照現實市場中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工作的流程設計高職汽車專業二手車課程教學環節,以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實際流程設定課程的教學順序:接待、識偽檢查、成新率計算,評估計算及撰寫評估報告等教學環節。每一環節均用實車演示,指導學生填寫真實表格,撰寫報告。
眾所周知,院校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和實效性都十分有限,高職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教材也不例外,不能依據出版時間倆考究教材的“與時俱進”性,所以按照教材內容授課就不能與實際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相銜接。為真正的職業崗位需求的二手車人才,通過研究相關崗位能力的需求,研究核心崗位的專業技能要求,結合原有教學計劃,增加真實職業崗位需求內容,如基礎環節增加員工禮儀接待知識內容;識偽檢查為為學生提供真實證件,講解常見虛假證件特點;撰寫評估鑒定報告過程中講授如何將所學應用文知識和汽車專業知識結合等。
在原有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增加真實情景模擬,讓學生參與教學,增加互評環節等。不定期邀請合作企業、行業專家到學院開展專業類講座、報告等形式,豐富汽車專業第二課堂,拓展學生見識。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也強化強化合作企業為學院汽車專業教學提供一些必要的實訓、實踐場所、市面新車、專用檢測儀器等,企業專家按照行業的規范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來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專業指導。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專家針對其中每一系列職業能力點內容進行專項實訓,提供盡可能多的不同狀況的車輛進行實際鑒定與評估計算,以便學生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強化所學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專業知識。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行業實行的注冊職業資格,從業人員必須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才可上崗,我院通過與中南汽車教育網合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增加考證相關知識,將不同的案件項目按資格證書能力知識點提出相應問題,對想要取得證書學生進行單獨考核,真實考查學生對鑒定與評估案件的處理問題能力獨立性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真正掌握了專業知識,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的大幅提升,二手車市場也越來越火爆,需要鑒定評估的車輛也越來越多,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專業人員需求大幅上升,與之對應的高職課程也需要不斷適應行業發展而進行教學調整,為行業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適應不斷變化的二手車市場的高技能專業人才。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為基礎的汽車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為實現學生由學校到企業、行業工作的“無縫銜接”,滿足我國快速發展二手車市場對緊缺專業人才的渴求,進行了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的教學改革,圍繞著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等多項教學內容及過程進行了教學優化,這樣為培養出具有扎實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專業知識與技巧的二手車領域的“高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