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蓮
(德陽通用電子科技學校,四川 德陽 618000)
為了實現彝族、藏族地區的快速發展,針對當前其經濟落后、資源短缺的發展現狀,我國政府提出了“9+3”計劃,在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為藏區學生提供三年免費的中職教育,以便強化學生能力,能夠快速轉化成推動社會生產的重要發展生產力。因此,計劃落實后,畢業生的就業路徑成為了主要探究課題,科學的就業路徑與就業策略對實現“9+3”計劃的價值有著重要的影響。
很多畢業生表現出了對大城市留念以及“鐵飯碗”的強烈渴望,過高的期待未來從業的工作內容;同時,畢業生忽視對自我的能力定位,對工作過高的期望導致其很難從事服務性的工作,有些畢業生表示寧愿回家從事農業,也不愿從事服務行業去伺候其他人。此外,有些畢業生對自我能力的認知過高,在工作上挑三揀四,而且很多畢業生認為“9+3”模式為其學習與發展帶來了優勢,在就業上依賴政府政策性的規定。
從當前畢業生的狀態來看,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前未經收過挫折,即使遇到什么困難,也能得到家長的幫助和認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同時缺少對自我的準確認知與定位,很多學生并未擺脫自傲心理的影響,情緒容易波動,認為自身能力高、素質高,可以勝任諸多關鍵性社會崗位,例如,從事中層管理等,導致學生很難適應與其期望不符的工作。此外,還有些畢業生盲目的自卑,在面對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時展現出了極度不自信,這都將導致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嚴重的影響。
目前,“9+3”計劃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呈現了分化嚴重的情況,一些學生自由散漫、缺少紀律性,盲目自信,做事中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其很難在就業中與同事協調完成工作任務,而且經常因一點小事與不如意就與他人發生爭執或行為上的碰撞,導致社會與企業對“9+3”畢業生產生了不良印象和拒絕接受。
一方面,通過向學生與家長的宣傳,讓其對“9+3”免費教育計劃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確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對該項計劃實施的重視,從而轉化學生的就業思想,讓其能夠對自身發展有科學的規劃,并借助政府以及教育部門提供的創業支持與幫助政策、就業扶植政策,快速實現就業。另一方面,應大力向企業與社會展開“9+3”免費教育計劃,讓社會與企業為該項計劃的落實提供更多的援助,例如與企業聯合,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習中對未來從業有清楚的認知,從而及時調整發展計劃,對就業有科學的規劃。
首先,引導畢業生樹立科學的職業觀,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當前“9+3”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來看,很多畢業生的就業思想并不科學,因此,對于畢業生的管理應從轉化其思想意識,樹立科學的職業觀開始。畢業生從個人理想出發,結合對自身的精準定位,明確自身的發展需要以及所能勝任的工作崗位,樹立科學的職業觀、擇業觀,在選擇工作上既能滿足自身現階段的發展需要,也能夠對自身未來發展產生有益的影響。
其次,重視對“9+3”畢業生的心理疏導。由于從業與期望落差大、無法及時轉變工作心態等情況,都會使畢業生的情緒發生極大程度的變化,這些不良的負面情緒容易使畢業生做出錯誤的選擇。因此,在指導職業規劃以及就業指導過程中,應降低學生對未來工作或未來發展的期待值,幫助畢業生縮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樣能夠有效降低畢業生的心理落差,讓畢業生對未來的發展產生信心。
最后,通過就業形勢教育,讓畢業生對客觀發展環境有清楚的認知。在畢業生就業前可以通過優秀畢業生就業分享會、就業指導專業課、就業主體講座等方式,讓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有客觀的認識,對從自身專業出發對就業前景做出合理預期,以便畢業生進一步完善擇業觀與就業觀。
一方面,提升學生能力培養力度,提升教育的針對性?!?+3”計劃的實施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課程主要以使用技能為主,但是每位學生的能力與智力情況都不同,為了讓學生的能力與智慧有更充分的開發,應實現針對性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強化每位學生的能力基礎,使其技能得到不斷強化,并通過主輔兼修、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的能力、專項技能得到更有效的強化。另一反面,弱化學生之間的特殊性,很多學生在理解“9+3”計劃后,在就業上會對政府扶植政策產生依賴,為了弱化學生這種特殊感,應始終堅持混班混住模式,對學生展開團結教育,讓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減少對對政策以及幫助的依賴。
此外,隨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無論彝區、藏區學生以后留在彝區、藏區還是走出彝區、藏區,其漢語能力都要得到強化,可以通過組織研究比賽、漢語文化活動等方式,加強藏區學生漢語口語的鍛煉,從而幫助其解決畢業后工作上因語言而產生的人際交往障礙問題。
綜上所述,“9+3”計劃是我國中央政府為解決彝區、藏區學生就業難而落實的一項教育計劃,其向彝區、藏區學生提供了3年免費的中職教育,讓學生能夠對自身發展與能力有更清楚的認知,從而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對促進彝區、藏區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于引導“9+3”畢業生就業應予以高度重視,制定科學的策略,解決當前9+3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該計劃的價值得到充分實現。